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關於「吉利尺寸對照」的問題,特別是買車或改裝時要選輪胎、鋁圈的時候。其實這個對照表真的超實用,可以幫你快速找到適合的規格,不用在那邊換算老半天還怕買錯。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常見的尺寸對照,讓大家以後選購更輕鬆!
先來說說輪胎尺寸怎麼看。很多人看到胎壁上寫著「215/55 R17」這種數字就頭痛,其實這串密碼拆開來很簡單。第一個數字是胎面寬度(215mm),第二個是扁平比(55%),R代表輻射層輪胎,最後就是輪圈直徑(17英吋)。下面整理幾個常見車款的建議尺寸對照:
車型 | 原廠輪胎尺寸 | 可改裝範圍 | 鋁圈J值建議 |
---|---|---|---|
Toyota Altis | 205/55 R16 | 215-225/50-55 R16-18 | 6.5-7.5J |
Honda CR-V | 235/60 R18 | 225-245/55-60 R17-19 | 7.0-8.5J |
Ford Focus | 215/50 R17 | 205-225/45-50 R16-18 | 6.0-7.5J |
除了輪胎,煞車系統的尺寸對照也很重要。想升級煞車卡鉗的話,要注意輪圈內徑夠不夠放。像有些18吋鋁圈其實內徑很小,可能塞不下大四活塞卡鉗。建議改裝前先量好輪圈內側的空間,最好留個3-5mm的安全距離。另外碟盤尺寸也要配合,一般來說升級煞車系統時,碟盤直徑可以比原廠大個20-30mm左右,但要注意會不會卡到輪圈或避震器。
最後提醒大家,雖然吉利尺寸對照表很方便,但實際改裝時還是要考慮到整體平衡性。像有些車主為了好看換上超寬輪胎,結果反而讓轉向變重、油耗增加。建議可以先從原廠建議的升級範圍開始嘗試,再慢慢調整到最適合自己開車習慣的設定。另外記得改裝後要做定位,才能確保輪胎磨耗正常喔!
吉利尺寸對照表怎麼看?3分鐘教你快速搞懂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吉利尺寸對照表怎麼看,其實真的沒有想像中那麼難啦!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簡單的小技巧,讓你快速搞懂這些數字代表的意義。不管是買衣服、鞋子還是其他用品,只要看懂對照表就能避免買錯尺寸的尷尬情況發生。
首先我們來看最常見的服裝尺寸對照表,通常會分成國際尺碼和亞洲尺碼兩種。台灣常用的就是亞洲尺碼,但有些進口商品會標示國際尺碼,這時候對照表就超級重要啦!
國際尺碼 (INT) | 亞洲尺碼 (AS) | 胸圍 (cm) | 腰圍 (cm) | 臀圍 (cm) |
---|---|---|---|---|
XS | S | 82-85 | 62-65 | 86-89 |
S | M | 86-89 | 66-69 | 90-93 |
M | L | 90-93 | 70-73 | 94-97 |
L | XL | 94-97 | 74-77 | 98-101 |
鞋子的部分也是很多人會搞混的地方,特別是歐碼、美碼和我們習慣的台碼。建議量腳長的時候要站著量才準確,因為站著的時候腳會稍微變大一點點。
台碼 (TW) | 歐碼 (EU) | 美碼 (US) | 腳長 (cm) |
---|---|---|---|
23 | 36 | 5 | 22.5 |
24 | 37 | 6 | 23.5 |
25 | 38 | 7 | 24.5 |
26 | 39 | 8 | 25.5 |
記得在購買前要先確認商品是用哪種尺碼標示,如果是網購的話更要仔細看商品頁面的尺寸說明。有些店家會提供平量尺寸,這時候拿出皮尺量一下自己平常穿的衣服對照就最準確啦!
為何買車要參考吉利尺寸?這些眉角老司機都知道
買車除了看品牌、價格和性能,其實車身尺寸也是超重要的考量點!很多新手可能不知道,吉利尺寸(就是車子的長寬高和軸距)會直接影響到日常用車的便利性。像是停車難度、車內空間舒適度,甚至油耗表現都跟這個有關。老司機們在挑車時一定會特別注意這些細節,畢竟誰都不想買到一台停不進自家車位或是後座擠到不行的車吧!
先來看看常見車型的吉利尺寸比較:
車型 | 長度(mm) | 寬度(mm) | 高度(mm) | 軸距(mm) | 適合場景 |
---|---|---|---|---|---|
小型掀背車 | 3800-4200 | 1650-1750 | 1450-1550 | 2400-2500 | 市區通勤、找車位方便 |
中型房車 | 4500-4800 | 1750-1850 | 1450-1500 | 2650-2750 | 家庭用車、長途舒適 |
休旅車 | 4600-4900 | 1850-1950 | 1700-1800 | 2700-2850 | 多人出遊、載貨需求大 |
從表格可以發現,不同車型的尺寸差異真的不小。如果你家住台北市區,巷子窄、停車位又小,那選一台尺寸緊湊的小車會比較實際;但要是經常全家出遊或需要載貨,休旅車的大空間就派上用場了。另外軸距長短也會影響行車穩定性,長軸距的車開高速公路比較穩,但轉彎半徑就相對大一些,這些都是要權衡的地方。
還有一點很多人會忽略,就是車高對地下停車場的限制。有些老舊大樓的機械車位限高只有1.5米,如果你買的休旅車高度超過這個數字,那就真的GG了。之前就有朋友買了新車才發現進不了公司停車場,每天都要另外找地方停,超級麻煩。所以買車前一定要先量好自家和常去場所的停車空間,才不會花大錢卻買到一台處處受限的車啊!
新手必看!吉利汽車各車型尺寸完整比較,這篇幫你一次整理好所有重點,讓你選車不再糾結尺寸問題。吉利這幾年車款越出越多,每台車的空間表現都不太一樣,特別是對第一次買車的朋友來說,搞清楚車身大小真的很重要,畢竟停車、載人載貨都會影響到日常使用感受。
先從最熱門的車型開始看起,吉利繽越算是小型SUV的代表作,車長不到4米3,超級適合都會區穿梭。而博越PRO就大不少,後座空間明顯寬敞許多,家庭用車很合適。最近很紅的星越L更是直接跳到中大型SUV等級,後車廂可以輕鬆塞下嬰兒車加行李箱。轎車部分的話,帝豪GL算是標準中型房車,但賓瑞就小一號,比較適合單身或小情侶代步。
車型 | 車長(mm) | 車寬(mm) | 車高(mm) | 軸距(mm) | 適合族群 |
---|---|---|---|---|---|
繽越 | 4,330 | 1,800 | 1,609 | 2,600 | 都會通勤族 |
博越PRO | 4,545 | 1,831 | 1,713 | 2,670 | 小家庭 |
星越L | 4,770 | 1,895 | 1,689 | 2,845 | 多人乘載需求 |
帝豪GL | 4,725 | 1,802 | 1,478 | 2,700 | 商務/家庭兼用 |
賓瑞 | 4,680 | 1,785 | 1,460 | 2,675 | 年輕首購族 |
實際去看車的時候,建議一定要帶全家人去試坐看看。像後座如果常要載長輩,膝部空間至少要留兩個拳頭才舒服。後車廂部分,星越L的深度可以達到980mm,放大件行李真的輕鬆很多。停車位尺寸也要注意,像台北市很多機械車位限長4.7米,這時候繽越就比博越PRO更有優勢。另外車寬超過1米9的話,在一些老舊停車場會比較難迴轉,這也是要考量的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