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侃靚

唐侃靚

5招提升陽氣超簡單 | 陽氣不足?試試這3個方法 | 中醫師教你補陽氣秘訣
風水玄學

5招提升陽氣超簡單 | 陽氣不足?試試這3個方法 | 中醫師教你補陽氣秘訣

最近天氣變化大,很多人都覺得身體虛虛的,特別需要增強陽氣來提升活力。中醫講的陽氣其實就是我們身體的能量來源,陽氣足的人精神好、抵抗力強,整個人看起來就是比較有元氣。今天就來分享幾個簡單又實用的方法,讓大家都能把陽氣補起來。

首先從飲食開始調整最實際,台灣人最愛吃的薑母鴨、麻油雞其實都是很好的補陽食物,特別是冬天吃整個身體都暖起來。但夏天也不要吃太燥熱,可以改吃些溫補的食材:

食材類型 推薦食物 最佳食用時機
肉類 羊肉、牛肉 秋冬季節
海鮮 蝦子、牡蠣 適量補充
蔬菜 韭菜、洋蔥 日常料理
辛香料 生薑、大蒜 烹調時添加

運動也是增強陽氣很重要的一環,但不用一開始就逼自己跑馬拉松。像我們台灣人最熟悉的公園健走、騎YouBike都很適合,重點是要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早上太陽剛出來的時候去運動特別好,既能曬到溫暖的陽光,又能讓身體慢慢醒過來。如果沒時間出門,在家做做簡單的伸展操或深蹲也很有幫助。

作息調整很多人會忽略,但其實超級重要!現在大家都習慣熬夜追劇、滑手機,這最傷陽氣了。試著把睡覺時間慢慢往前調,最好能在11點前躺平。睡前泡個腳也很棒,水溫不要太燙,加點艾草或老薑更能促進血液循環。早上起床後先喝杯溫開水,讓身體慢慢啟動,一整天都會比較有精神。

最後要提醒的是,補陽氣不是一時三刻的事,要像存錢一樣慢慢累積。有些人一聽到要補就拼命吃補品,結果反而上火、口乾舌燥。其實從日常小地方開始調整,讓身體自然找回平衡才是長久之計。台灣氣候潮濕,更要記得保持環境通風乾爽,潮濕的環境也會影響陽氣的運行喔!

增強陽氣

誰最需要增強陽氣?這5種體質的人要注意啦!在中醫觀點裡,陽氣就像身體的小太陽,如果不足就容易手腳冰冷、精神不濟。特別是這幾種體質的朋友,更要留意陽氣的保養,不然整天懶洋洋的,做什麼都提不起勁,連最愛的珍珠奶茶都喝不下就麻煩啦!

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

免費線上占卜,查看您的本年運程,掌握未來發展!

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

首先最容易陽氣不足的就是「氣虛型」的人,講話有氣無力、動不動就累,爬個樓梯像跑馬拉松一樣喘。再來是「血瘀型」的族群,臉色常常暗沉、經期不順,身體循環差到連冬天穿襪子睡覺腳還是冰的。「陽虛型」就更明顯啦,夏天吹冷氣會發抖、吃冰就拉肚子,根本是行走的寒氣偵測器。

體質類型 主要症狀 日常表現
氣虛型 容易疲倦、呼吸短促 講話聲音小、運動後特別累
血瘀型 臉色暗沉、經痛 容易瘀青、手腳末端冰冷
陽虛型 怕冷、腹瀉 喜歡喝熱飲、夏天也要穿外套
痰濕型 身體沉重、水腫 頭髮容易油、大便黏馬桶
肝鬱型 情緒低落、胸悶 常嘆氣、睡眠品質差

「痰濕型」的朋友也別偷笑,你們雖然不怕冷,但身體濕氣重得像剛洗完澡沒擦乾,整天昏沉沉的,連喝水都會胖。「肝鬱型」則是現代人通病,工作壓力大、情緒卡卡的,陽氣都被悶住了,晚上數羊數到天亮還是睡不著。這些體質的人啊,真的要對自己好一點,該曬太陽就曬太陽,薑茶喝起來,冷飲能少碰就少碰,不然等到冬天才在後悔就來不及囉!

其實台灣天氣濕熱,很多人以為自己火氣大,結果是「假熱真寒」的體質。像有些人口乾舌燥,但其實是陽氣不足導致虛火上升,這時候再喝青草茶降火可就雪上加霜了。中醫師常說要「辨證論治」,就像買衣服要選對尺寸一樣,養生也要看體質啦!平常可以多觀察自己的身體訊號,如果早上起床舌苔白白的、眼袋浮腫,那很可能就是陽氣在跟你求救喔。

什麼時候補陽氣最好?中醫師教你把握黃金時段

最近天氣變化大,很多人都覺得身體虛虛的,手腳冰冷特別明顯。其實這跟體內陽氣不足有很大關係,中醫師就提醒,補陽氣要挑對時間才能事半功倍喔!

根據中醫理論,一天當中陽氣最旺盛的時間是早上7點到11點,這段時間特別適合做些簡單的運動來提振陽氣。像是快走、太極拳這類溫和的運動都很推薦,記得運動完要喝杯溫開水,幫助身體循環。另外,曬太陽也是補陽氣的好方法,尤其是早上9點前的陽光最溫和,曬個15-20分鐘就能讓身體暖起來。

補陽氣時段 推薦活動 注意事項
早上7-9點 快走、太極 運動前先暖身
早上9-11點 曬太陽 避免正午烈日
下午3-5點 艾灸 避開飯後1小時

除了運動和曬太陽,飲食也很重要。中醫師建議早餐可以吃些溫熱的食物,像是薑茶、桂圓紅棗茶這些都很適合。午餐則要避免吃太多生冷食物,夏天很多人愛喝冰飲,但其實這會讓陽氣更虛弱。如果真的很想喝涼的,可以選擇常溫的綠豆湯或是薏仁水,既消暑又不會傷陽氣。

晚上其實不太適合補陽氣,因為這時候陰氣開始旺盛,過度活動反而會影響睡眠。不過睡前泡個腳倒是很不錯,水溫控制在40度左右,泡個15分鐘能幫助血液循環,讓手腳不會那麼冰冷。記得泡完要馬上擦乾,避免著涼喔!

增強陽氣

增強陽氣吃什麼?10種超簡單日常食材推薦

最近天氣變化大,總覺得身體懶洋洋的沒精神?其實從日常飲食就能輕鬆補充陽氣啦!台灣傳統養生觀念講究陰陽平衡,陽氣不足容易手腳冰冷、精神不濟。今天就來分享菜市場隨手可買的10種食材,不用特別找中藥行,平常煮飯順手加一點就能溫補身體。

首先要推薦的就是老薑,台灣人煮湯、炒菜都愛加,它能促進血液循環,冬天喝碗薑湯整個人都暖起來。韭菜也是好選擇,特別是男生要多吃,俗話說「男不離韭」就是這個道理。另外像桂圓、紅棗這些甜滋滋的食材,泡茶或煮甜湯都很適合,對氣色差、容易累的人特別有用。

食材名稱 推薦吃法 適合時機
老薑 煮薑茶、炒菜提味 早上或受寒時
韭菜 炒蛋、包水餃 午餐補充精力
桂圓 泡茶、煮甜湯 下午茶時間
紅棗 燉湯、直接吃 生理期後調養
核桃 當零食、打豆漿 用腦過度時
羊肉 涮火鍋、燉湯 冬季進補
南瓜 煮粥、蒸來吃 腸胃不適時
黑芝麻 撒飯上、做芝麻糊 早餐補充
荔枝 新鮮食用 夏季產季時
牛肉 炒青菜、煮麵 運動後補充

特別要提醒的是,這些食材雖然溫和,但體質燥熱的人要適量。像我有個朋友本來就容易嘴破,連續吃一週薑母鴨就上火長痘痘。建議可以搭配當季蔬菜平衡一下,像冬天吃羊肉爐記得多加點白菜或蘿蔔。另外烹調方式也很重要,油炸或重口味反而會抵消食材本身的補性,簡單清蒸或燉煮最能保留營養。

早上趕時間的話,抓一把核桃配豆漿就是很好的元氣早餐。台灣傳統市場賣的核桃通常已經烤過,直接吃就很香。或是學我阿嬤那招,把黑芝麻炒香磨粉,早上拌熱牛奶喝,既補鈣又暖身。這些小技巧都是長輩傳下來的智慧,不用花大錢買保健食品,從日常飲食慢慢調理最實在。

有煩惱嗎?

免費線上占卜,掌握未來發展!

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