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侃靚

唐侃靚

孩子發燒怎麼辦?5招退燒法 | 寶寶感冒必看!照顧小技巧 | 小孩拉肚子吃什麼?醫師建議
風水玄學

孩子發燒怎麼辦?5招退燒法 | 寶寶感冒必看!照顧小技巧 | 小孩拉肚子吃什麼?醫師建議

當孩子生病時,爸媽該知道的實用指南

孩子生病是每個家長最揪心的時刻,看著寶貝不舒服的樣子,心裡總是七上八下。特別是現在正值夏季,冷熱交替加上流感季節,小朋友更容易中招。今天就來分享一些實用的照顧技巧,讓爸媽們在面對孩子生病時不會手忙腳亂。

首先要注意的是症狀觀察,很多家長一看到孩子發燒就急著送急診,其實有些情況是可以先在家觀察的。這裡整理了一個常見症狀的處理方式對照表:

症狀表現 可在家觀察情況 需立即就醫情況
發燒(38度以下) 精神好、食慾正常 超過39度、伴隨抽搐或意識不清
咳嗽 輕微乾咳、無呼吸困難 呼吸急促、嘴唇發紫
腹瀉 每天3次以下、無血便 持續嘔吐、出現脫水症狀
流鼻水 透明分泌物、無發燒 濃黃綠色鼻涕超過3天伴隨頭痛

在家照顧生病的孩子時,環境控制很重要。記得保持房間通風但不要直接吹風,空調溫度控制在26-28度最適宜。很多家長會犯的錯誤是把孩子裹得密不透風,其實這樣反而會讓體溫更難下降。如果孩子有發燒,可以用溫水(不是冰水喔!)擦拭頸部、腋下等大血管處,幫助散熱。

飲食方面要特別注意,生病期間不是大補特補的時候。有些阿嬤會想煮人參雞湯給孫子喝,但其實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才是首選。像是稀飯、蒸蛋、蘋果泥這些都很適合,記得少量多餐,避免油炸或太甜的食物。如果孩子真的沒胃口,也不用太勉強,重點是要補充水分,可以準備一些電解質水或稀釋的果汁。

藥物管理是另一個要注意的重點。現在很多家庭都會準備常備藥品,但千萬不要自行給孩子吃成藥,特別是抗生素絕對不能亂用。就算之前醫生開的藥還有剩,每次生病的情況可能不同,還是要讓專業醫師判斷比較安全。餵藥時也要注意劑量,最好用專用的量杯或滴管,避免用湯匙隨便估算。

孩子生病

孩子發燒怎麼辦?爸媽必學的5個退燒妙招

最近天氣忽冷忽熱,小朋友特別容易中招發燒,看到寶貝額頭燙燙的,很多爸媽都會手忙腳亂。其實發燒是身體在對抗病菌的正常反應,只要掌握幾個關鍵技巧,就能幫孩子舒服度過發燒期。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台灣家長最常使用的實用退燒方法,這些都是兒科醫師也認可的居家護理方式喔!

首先最重要的是定時量體溫,建議用電子體溫計測量腋溫或耳溫。不同部位的發燒標準不太一樣,這裡整理一個簡單表格給大家參考:

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

免費線上占卜,查看您的本年運程,掌握未來發展!

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

測量部位 正常體溫範圍 發燒標準
腋溫 35.5-37.0°C ≥37.5°C
耳溫 35.8-37.5°C ≥38.0°C
肛溫 36.6-38.0°C ≥38.5°C

當孩子體溫超過38°C時,可以先用溫水擦浴降溫。記得水溫要控制在29-32°C左右,太冷或太熱都不好。用毛巾輕輕擦拭脖子、腋下、腹股溝這些大血管流經的地方,每次擦5-10分鐘,這樣散熱效果最好。千萬不要用酒精擦拭,小朋友皮膚薄容易吸收酒精反而危險。

發燒時補充水分超級重要!可以準備一些稀釋的果汁、電解質水或溫開水,少量多次地讓孩子喝。如果孩子不想喝白開水,試試看用吸管或他們喜歡的杯子,有時候換個方式就能增加喝水量。脫水會讓發燒更難退,所以一定要留意尿量是否正常。

在藥物使用方面,退燒藥不是越早吃越好喔!通常建議體溫超過38.5°C且孩子明顯不舒服時才需要服用。常見的兒童退燒藥有安佳熱(Acetaminophen)和依普芬(Ibuprofen),使用前要確認劑量是否正確,不同年齡和體重的用量都不同,最好先問過醫師或藥師。

最後別忘了讓孩子穿著透氣衣物,很多長輩會給發燒的小孩包得緊緊的,其實這樣反而會讓熱氣散不出去。選擇棉質寬鬆的衣服,室溫保持在24-26°C最舒服。如果手腳冰冷可以穿襪子保暖,但不要蓋太厚的被子,適度保暖就好。

最近天氣變化大,好多家長都在問:「為什麼小朋友容易在幼稚園被傳染感冒?」其實這跟幼稚園的環境和小朋友的特性有很大關係。幼稚園就像一個小型社交圈,小朋友們整天玩在一起,難免會有親密接觸,加上他們的免疫力還在發展階段,自然比大人更容易中招。

首先,小朋友的衛生習慣還在學習中,常常忘記洗手或用手擦鼻涕後又去摸玩具,病毒就這樣傳開來。而且幼稚園的空間通常比較密閉,空氣流通不好,一個小朋友打噴嚏,整個教室都可能充滿病毒。再加上小朋友喜歡分享食物、玩具,甚至直接對著臉說話,這些都是病毒傳播的快速通道。

傳染原因 具體情況
親密接觸 玩耍時肢體接觸多,容易傳播病毒
衛生習慣 洗手不徹底或忘記洗手
空間密閉 教室空氣流通差,病毒容易滯留
免疫力弱 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

另外,幼稚園的小朋友年紀小,免疫系統還在建立中,對抗病毒的能力本來就比較弱。有些病毒對大人來說可能只是小感冒,但對小朋友來說就可能引發較嚴重的症狀。而且小朋友在幼稚園的作息比較固定,長時間處在同一個環境裡,如果有一個小朋友生病,其他人被傳染的機率就會大大提高。

還有一個容易被忽略的因素是壓力。有些小朋友剛上幼稚園時會因為分離焦慮或適應新環境而感到壓力,這也會讓他們的免疫力暫時下降。加上幼稚園的活動量大,小朋友玩累了抵抗力也會變差,這時候病毒就更容易趁虛而入。

孩子生病

何時該帶發燒的孩子去看醫生?醫師教你判斷時機

當小朋友發燒,爸媽總是特別緊張,到底什麼情況可以在家觀察,什麼時候一定要衝醫院呢?其實發燒本身不是疾病,而是身體在對抗感染的反應,重點是要觀察孩子的整體狀況。如果孩子還能玩、會笑、食慾正常,通常可以先在家休息觀察1-2天,但要是出現以下這些警訊,就建議儘快就醫喔!

這些情況要特別注意

年齡 體溫 需就醫的症狀
0-3個月 ≥38°C 立即就醫,新生兒免疫力弱
3個月-3歲 ≥39°C 合併嗜睡、嘔吐或呼吸急促
3歲以上 ≥40°C 發燒超過3天或出現皮疹

除了表格中的基本判斷標準,如果孩子有脫水現象(如尿量明顯減少、哭沒有眼淚)、持續劇烈頭痛、脖子僵硬,或是發燒時手腳出現紫斑,這些都是危險徵兆。特別是最近腸病毒和流感流行,如果孩子發燒合併手腳長水泡或肌肉酸痛,更要提高警覺。

另外要提醒爸媽,退燒不是治療重點,孩子的活動力和食慾才是關鍵指標。有些孩子即使體溫高,但精神還不錯,可以適量補充水分和休息;反之如果體溫不算太高卻整天昏睡,反而更需要擔心。記得準備耳溫槍或額溫槍定時測量,避免只用摸額頭的方式判斷,因為這樣誤差很大喔!

退燒藥的使用也要注意,千萬不要讓孩子吃過量,或同時使用不同成分的退燒藥。如果孩子對退燒藥反應不佳,體溫一直降不下來,或是用藥後又很快燒起來,這些情況都建議帶去給醫師評估。特別是現在夏天容易中暑,如果孩子在高溫環境待過後發燒,更要小心是不是熱衰竭,這和一般感冒發燒的處理方式完全不同。

有煩惱嗎?

免費線上占卜,掌握未來發展!

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