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到柚子屬性,台灣人最熟悉的就是文旦柚了!每到中秋節前後,麻豆文旦總是供不應求。其實柚子不只好吃,還有很多有趣的特性,從品種到營養價值都值得我們好好認識。
先來看看台灣常見的柚子品種比較:
品種 | 產季 | 果肉特色 | 主要產地 |
---|---|---|---|
麻豆文旦 | 8-9月 | 細緻多汁,甜中帶微酸 | 台南麻豆 |
西施柚 | 9-10月 | 果粒飽滿,甜度高 | 雲林斗六 |
紅柚 | 10-11月 | 帶有淡淡紅暈,香氣濃郁 | 花蓮瑞穗 |
大白柚 | 11-12月 | 水分充足,清爽解膩 | 苗栗公館 |
挑選柚子其實有訣竅,老一輩常說要選「重秤」的,就是拿起來沉甸甸的比較好,表示水分充足。另外表皮要光滑細緻,按壓時有彈性,蒂頭部分要乾燥完整。現在很多果農會幫客人「辭水」,就是把柚子放在陰涼處讓它自然消水,這樣果肉會更香甜。
柚子的營養價值也很高,一顆中型柚子就能提供成人一天所需的維生素C。它的膳食纖維是蘋果的2倍,熱量卻只有160大卡左右,難怪成為減肥族的最愛。不過要注意的是,柚子會影響某些藥物的代謝,像是降血壓藥、抗凝血劑等,服藥期間最好問過醫生再吃。
台灣人吃柚子真的很講究,除了直接剝來吃,還會做成柚子醬、柚子茶,連柚子皮都能做成清潔劑或蚊香。中秋節玩柚子帽更是小朋友的最愛,把柚子皮做成帽子戴在頭上,整個房間都會充滿清新柚香。現在還有人開發出柚子風味的甜點,像是柚子塔、柚子馬卡龍,讓傳統水果有了新吃法。
柚子是什麼?台灣常見品種大解析
又到了中秋節前後,路邊水果攤開始飄出陣陣柚子香啦!柚子對台灣人來說可是超級熟悉的水果,但你知道我們常吃的「文旦」其實只是柚子的一種嗎?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台灣常見的柚子品種,讓你下次挑柚子時更內行~
台灣的柚子品種其實超多,從中秋必吃的文旦到少見的紅柚,每種都有自己獨特的風味跟產季。先講最經典的麻豆文旦,皮薄肉細又多汁,台南麻豆產的最有名,每年中秋前都被搶購一空。再來是白柚,體型比較大顆,果肉偏白帶點微酸,放久一點甜度會更明顯。紅柚則是近幾年很受歡迎,果肉呈現漂亮的粉紅色,吃起來帶點葡萄柚的香氣但不會太酸。
這邊整理個簡單表格讓大家比較一下:
品種 | 產季 | 特色 | 主要產地 |
---|---|---|---|
麻豆文旦 | 8-9月 | 皮薄多汁、甜度高 | 台南麻豆 |
白柚 | 10-12月 | 果肉白皙、酸甜平衡 | 雲林、台南 |
紅柚 | 9-11月 | 果肉粉紅、香氣濃郁 | 花蓮、台東 |
西施柚 | 11-1月 | 體型最大、果肉飽滿 | 屏東、高雄 |
挑柚子其實有訣竅喔!像文旦要選「頭尖底寬」的形狀,拿起來沉甸甸的通常水分比較多。買回家後放在通風處「消水」幾天,等外皮稍微皺皺的時候吃最甜。有些老饕還會特別把柚子放在冰箱冷藏,冰冰的吃更對味~
說到柚子,台灣人最愛的吃法除了直接剝來吃,還會拿來做柚子醬、柚子茶,甚至入菜。像客家料理就常把柚子皮做成柚香涼拌小菜,吃起來清爽又開胃。中秋節烤肉時配上一杯蜂蜜柚子茶,解膩又助消化,根本是絕配!
誰最適合吃柚子?這5類人要多吃!中秋節快到了,柚子開始在市場上熱賣,但你知道哪些人特別適合吃柚子嗎?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5類最需要補充柚子營養的人,讓你吃對時機、吃對份量,把柚子的好處通通吃下肚!
首先就是腸胃不順暢的朋友,柚子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每100克就有1.5克左右的纖維質,比蘋果還高。特別是現代人外食多、蔬菜攝取不足,飯後來幾瓣柚子能幫助腸道蠕動。不過要提醒腸胃敏感的人,空腹吃可能會太刺激,建議飯後再享用。
再來是容易水腫的上班族,柚子含鉀量高,一顆中型柚子約含600毫克鉀,能幫助平衡體內鈉離子,改善久坐導致的水腫問題。最近天氣熱,很多人喝太多手搖飲造成水腫,下午茶改吃柚子會是更健康的選擇。
適合族群 | 柚子好處 | 建議食用量 |
---|---|---|
腸胃不順者 | 膳食纖維促進蠕動 | 每日3-4瓣 |
水腫體質 | 高鉀排鈉消水腫 | 每日半顆 |
免疫力差 | 維生素C增強防護 | 每日5-6瓣 |
高血壓 | 柚皮苷幫助降壓 | 隔日半顆 |
貧血女性 | 葉酸促進造血 | 每日4-5瓣 |
免疫力較差的人也很適合,現在季節交替容易感冒,一顆柚子就能提供成人每日所需的維生素C,而且柚子中的多酚類物質還能增強抗氧化能力。家裡有小朋友開學後常感冒的,不妨在早餐後準備幾瓣柚子當點心。
高血壓族群可以多利用柚子皮,裡面的柚皮苷有助血管擴張,研究顯示連續食用柚子能讓收縮壓下降5-10mmHg。不過要注意正在服用降血壓藥的人,柚子可能會影響藥效,最好先諮詢醫師。
最後是貧血的女性朋友,柚子含有葉酸和微量鐵質,能幫助紅血球生成,特別是生理期後補充效果更好。很多女生吃補鐵劑會便秘,搭配柚子一起食用反而能改善這個問題,因為維生素C能促進鐵質吸收。
什麼時候吃柚子最好?營養師告訴你黃金時段,原來挑對時間吃能讓營養吸收更完整!台灣人超愛的中秋應景水果柚子,不只酸甜多汁,維他命C含量更是蘋果的8倍,但你知道嗎?吃柚子的時間點其實大有學問,營養師就分享了一天中最適合吃柚子的3個時段,跟著吃準沒錯。
首先推薦的是早餐後1小時,這時候吃柚子可以幫助消化、促進腸胃蠕動,豐富的膳食纖維能讓排便更順暢。而且早上吸收力最好,維他命C能充分被利用,增強整天抵抗力。不過要記得別空腹吃,柚子的酸性可能會讓胃不舒服喔!
第二個黃金時段是下午3-4點,這時候人體血糖容易降低,吃幾瓣柚子既能補充能量又不會太甜,比吃餅乾零食健康多了。營養師特別整理出不同時段吃柚子的好處對照表:
時段 | 好處 | 注意事項 |
---|---|---|
早餐後1小時 | 幫助消化、維他命C吸收最佳 | 避免空腹 |
下午3-4點 | 穩定血糖、替代高熱量點心 | 控制份量(約2-3瓣) |
晚餐前30分鐘 | 增加飽足感、減少正餐攝取量 | 腎臟病患者要注意鉀攝取 |
最後一個推薦時段是晚餐前30分鐘,柚子含水量高、熱量低,飯前吃能增加飽足感,自然就會少吃點正餐,對想控制體重的人特別有用。不過營養師也提醒,柚子含有呋喃香豆素,會影響某些藥物代謝,正在服藥的人最好先問過醫生再吃。另外晚上8點後就不建議吃了,避免水分攝取太多影響睡眠。
挑選柚子其實也有小技巧,底部寬平、拿起來沉甸甸的通常果肉飽滿,表皮油胞細緻分布均勻的會更甜。現在正是台灣柚子的產季,文旦、白柚、紅柚都陸續上市,不妨把握這幾個黃金時段,把柚子的營養吃進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