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侃靚

唐侃靚

風水玄學

碑文怎麼寫?10個實用範例一次看 | 台灣常見碑文範例,這樣寫最得體 | 親人墓碑碑文參考,温暖不踩雷

最近有朋友在問關於碑文范例的事情,說是要幫長輩準備身後事,但不知道碑文該怎麼寫才得體。其實台灣人很重視墓碑上的文字,既要表達對逝者的懷念,又要符合傳統禮俗。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常見的碑文寫法,讓大家參考看看。

先來說說最常見的夫妻合葬碑文。這種通常會把夫妻名字並列,加上生卒年月日,最後用「千古」或「流芳」作結。如果是父母合葬,子孫名字會刻在下方表示孝思。例如:

類型 范例內容
夫妻合葬 顯考X公XX府君之墓 顯妣X母XX孺人之墓 生於民國XX年X月X日 卒於民國XX年X月X日
父母合葬 先嚴X公XX 先慈X母XX 合葬之墓 孝男XX 孝媳XX 孫XX 敬立

單人墓碑的寫法就比較簡單,通常會寫「顯考」(父親)或「顯妣」(母親),後面接名字和生卒年月。現代人也會加上簡短的悼詞,像是「慈顏永存」或「德澤長留」之類的。要注意的是,台灣習慣用民國紀年,有些人會特別註明西元年份方便後代辨識。

如果是比較現代的寫法,也可以考慮用白話文表達。比如寫「最親愛的爸爸XXX,您永遠活在我們心中」這種溫馨的話語。不過傳統派可能會覺得不夠正式,這就要看家族長輩的意見了。另外,有些宗教家庭會加上經文或聖號,像是「南無阿彌陀佛」或「天主保佑」等字樣。

最後提醒大家,碑文寫好後最好先給家族長輩過目,確認沒有違反什麼禁忌。畢竟這種事情馬虎不得,寫錯了要改可是很麻煩的。現在有些殯葬業者也會提供專業的碑文撰寫服務,如果真的沒把握,請他們幫忙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碑文范例

今天要來跟大家聊聊「什麼是碑文範例?台灣常見寫法一次看懂」這個話題。在台灣,我們常常會在墓碑、紀念碑或功德碑上看到刻字的碑文,這些文字不僅是紀念先人,更承載著家族歷史與情感。很多人在第一次遇到要撰寫碑文時都會有點不知所措,其實台灣的碑文寫法是有一些約定俗成的格式可以參考的喔!


先來說說最常見的墓碑碑文,通常會包含幾個重要元素:逝者的姓名、生卒年月日、立碑人關係,有時候還會加上簡短的生平或悼念詞。像是我們常看到的「顯考某某公之墓」,這個「顯考」就是對已故父親的尊稱。要注意的是,台灣不同地區可能有些微差異,比如南部比較常用「皇清」開頭,北部則多用「民國」紀年。

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

免費線上占卜,查看您的本年運程,掌握未來發展!

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

這邊整理一個簡單的表格,讓大家快速了解台灣常見碑文用語:

用語 適用對象 範例
顯考 已故父親 顯考陳公○○之墓
顯妣 已故母親 顯妣林媽○○之墓
先夫 亡夫 先夫李君○○之墓
先室 亡妻 先室張氏○○之墓
先祖考妣 祖先 先祖考妣○○公媽之墓

除了這些基本格式,現代人也會加入一些個人化的內容。比如有些家庭會刻上「永懷慈恩」、「德澤長存」這樣的詞句,或是簡短描述逝者的生平事蹟。最近這幾年還看到有人把QR code刻在墓碑上,掃碼就能看到逝者的生平影片,算是很現代的作法呢!

如果是寺廟或公共場所的功德碑,寫法又不太一樣了。通常會詳細記載捐獻者的姓名、捐獻金額或物品,以及立碑的緣由。這種碑文比較正式,用詞也會更講究,常常會用到「勒石銘記」、「永垂不朽」這類的詞彙。有些歷史悠久的廟宇,碑文甚至會用文言文來寫,看起來就特別有古早味。

何時需要準備碑文?這些時機點要注意,其實是很多台灣家庭會遇到的課題。畢竟我們台灣人很重視慎終追遠,墓碑上的文字不僅是紀念先人,更是留給後代子孫的重要家族記憶。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幾個常見需要準備碑文的時機,讓大家心裡有個底,不會臨時手忙腳亂。

首先最常見的就是親人過世時,通常會在治喪期間討論碑文內容。不過現在越來越多人會選擇在長輩還健在時就先行規劃,這樣不僅能讓長輩親自參與,也能避免後代子孫對先人生平不夠了解而難以撰寫。我認識的陳伯伯就是這樣,80歲時就自己把碑文內容都想好了,還跟兒孫們討論得很開心呢!

另外像是撿骨(洗骨)或遷葬時也需要重新準備碑文。台灣傳統習俗會在親人過世若干年後進行撿骨儀式,這時候原來的墓碑通常會更換,自然就需要新的碑文。還有家族墓園整修、合葬等情況,也都是需要重新考量碑文內容的時機。


時機點 注意事項
親人過世時 需在治喪期間完成,建議預留1-2週時間與禮儀公司討論
生前規劃 可讓長輩親自參與,內容更貼近本人意願
撿骨/遷葬 原碑文可能因風化損壞,需重新刻製
家族墓園整修 若涉及墓碑更換或新增家族成員,需調整碑文內容

說到碑文內容,其實很有學問。除了基本的身分資料,現在很多人會加入生平事蹟或家訓。像我們台南這邊就有個老師,墓碑上刻了他最愛的一句「教育是點亮生命的火把」,每次掃墓時學生們看了都特別有感觸。也有人會把全家人的名字都刻上去,這種就要特別注意未來新增家庭成員時的空間預留問題。

最後提醒大家,不同宗教對碑文格式也有不同要求。像是基督教可能會有經文,佛教可能會有往生咒語,這些都要提前跟禮儀公司或寺廟確認清楚。我阿姨當初就是沒注意到這點,結果刻好後才發現格式不符合寺院規定,只好重做一次,多花了不少冤枉錢。

碑文范例

碑文怎麼寫才得體?台灣師傅教你訣竅

最近有朋友在問,幫長輩準備墓碑時,碑文到底要怎麼寫才不會失禮?其實台灣傳統的碑文寫法很有講究,不是隨便寫幾個字就好。我們特別請教了台北經營墓碑雕刻30年的老師傅,來分享幾個在地人常用的訣竅。

首先要注意的是稱謂用字,台灣人很重視這個。像是「顯考」和「先考」就差很多,前者是父母已過世時用,後者則是祖父母過世時用。還有「妣」這個字專門用來稱呼女性祖先,千萬別搞混了。老師傅說他常遇到客人因為不懂這些細節,結果刻上去才發現用錯字,要重做真的很麻煩。

再來是格式排列,這也是有固定套路的。通常中間是主文,左右兩邊要對稱,字數也要算好。老師傅分享了一個簡單的表格,幫大家快速掌握基本格式:

位置 內容範例 注意事項
中央主文 顯考陳公○○之墓 姓+公/媽+名,字體最大
右側小字 民國○○年○月○日立 立碑日期,字體稍小
左側小字 孝男○○○ 孝女○○○ 敬立 子女名字要按長幼順序排列

另外老師傅特別提醒,現在很多年輕人會想加英文或特殊符號,但傳統上還是建議用正體中文比較莊重。如果真的想創新,可以把現代元素放在背面或側邊,正面保持傳統格式。還有字體選擇也很重要,通常會用楷書或隸書這種端莊的字體,避免用太花俏的藝術字。

最後是避諱用字的問題。台灣人很忌諱在墓碑上用不吉利的字,像是「絕」、「斷」這些都要避免。老師傅說他曾經遇過客人堅持要在碑文上加「永別」兩個字,他勸了好久才改成「永懷」,畢竟墓碑是要讓後人緬懷的,用字真的要很謹慎。

有煩惱嗎?

免費線上占卜,掌握未來發展!

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