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侃靚

唐侃靚

買房好難!年輕人怎麼辦? | 房價飆漲何時是買點? | 頭期款存不到?專家這樣説
風水玄學

買房好難!年輕人怎麼辦? | 房價飆漲何時是買點? | 頭期款存不到?專家這樣説

最近台灣年輕人最常掛在嘴邊的,大概就是「買房壓力」這四個字了。隨便問身邊的朋友,十個有九個都在煩惱這個問題,剩下那個可能是家裡已經幫忙準備好房子了。現在的房價真的高到讓人喘不過氣,特別是雙北地區,隨便一間20坪的中古屋都要上千萬,年輕人就算不吃不喝20年也存不到頭期款。

說到買房壓力,我們來看看台灣主要城市的房價所得比:

城市 平均房價(萬元) 平均年薪(萬元) 房價所得比
台北市 2,500 80 31.25
新北市 1,200 70 17.14
台中市 900 65 13.85
高雄市 700 60 11.67

這個表格看了真的會讓人想哭,台北市的房價所得比超過30倍,代表你要不吃不喝30年才能買得起一間房子。難怪現在年輕人都在說「躺平」,與其拚死拚活買房,不如把錢拿來享受生活。不過話說回來,台灣人對買房還是有種莫名的執著,總覺得租房子是在幫房東繳貸款,自己的錢都打水漂了。

最近網路上很多人都在討論「租房vs買房」的議題,其實仔細算算,現在租房的CP值真的高很多。以台北市為例,月租2萬5可以租到不錯的兩房,但同樣的房子買下來,每個月房貸可能要6、7萬,還不算管理費和稅金。不過老一輩的人還是會唸說「房子是資產」、「租房子到老沒保障」,這種觀念的衝突也讓年輕人的買房壓力更大了。

另外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是,就算你咬牙買了房子,接下來20、30年都要被房貸綁住。現在很多夫妻都是雙薪家庭,兩個人一起扛房貸都覺得吃力,更不用說單身的人了。我朋友前陣子買了間小套房,每個月房貸加管理費就要3萬多,他說現在連跟朋友聚餐都要考慮再三,深怕月底會透支。這種生活品質的犧牲,真的值得嗎?

買房壓力

最近房價飆漲,誰在台灣買房壓力最大?30-40歲族羣最有感!這群「夾心世代」正面臨事業衝刺期、家庭開銷暴增,卻卡在房價高點進退兩難。根據最新調查,這個年齡層有超過6成認為買房是「人生最沉重負擔」,甚至比養小孩還讓人喘不過氣。

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

免費線上占卜,查看您的本年運程,掌握未來發展!

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

30-40歲購屋困境分析表

壓力來源 比例 具體狀況描述
頭期款籌措困難 58% 即使雙薪家庭也需存超過5年
房貸佔收入比過高 63% 每月還款超過薪水1/3成常態
學貸+房貸雙重壓力 41% 青年時期學貸尚未還清就面臨購屋需求
工作穩定性顧慮 37% 科技業裁潮讓中產階級購屋更保守

實際走訪幾位正在看房的七年級生,發現他們普遍陷入「新屋買不起、舊屋看不上」的窘境。在竹科工作的阿凱苦笑說:「現在新建案開價都是天文數字,連蛋白區兩房都要1500萬起跳,我們夫妻年薪加起來200萬,光頭期款就要存到40歲。」更慘的是中南部傳產業的上班族,薪水漲幅根本追不上在地房價翻倍速度。

房仲業者私下透露,這年齡層的買方最常出現「簽約前臨時反悔」的狀況,主因是對未來20年背負千萬房貸感到恐慌。有些夫妻甚至為此吵架,一方想咬牙買預售屋,另一方則堅持等房價下跌,結果眼睜睜看著喜歡的物件又被加價買走。這種焦慮感在生育年齡的族群特別明顯,畢竟沒人想讓孩子在租屋處長大。

什麼時候是買房壓力最大的時期?結婚生子前後絕對是許多台灣年輕人最頭痛的階段。這時候不僅要籌備婚禮、應付長輩期待,還得面對「沒房子怎麼結婚」的傳統觀念,更別說之後小孩出生需要的空間和學區問題,壓力簡直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先來看看結婚前後的財務變化,你就知道為什麼大家會這麼焦慮:

階段 主要開銷項目 平均花費(新台幣)
婚前1-2年 婚戒、婚紗、聘金 30-50萬
婚禮當年度 宴客、蜜月、新房布置 50-100萬
產後第一年 嬰兒用品、月子中心、保母費 20-40萬

很多情侶都是到了要結婚才發現,光是辦婚禮就快把存款榨乾,更別說動輒千萬的頭期款。這時候長輩又會開始關心「什麼時候要買房」,甚至直接說「沒房子怎麼生小孩」。更現實的是,等到小孩出生後,原本租的小套房根本不够用,嬰兒車、玩具、尿布已經佔滿走道,房東還可能因為怕吵不續租,這種時候真的會讓人半夜失眠刷591找房子。

而且買房這件事情在台灣特別矛盾,年輕夫妻常陷入「現在不買以後更買不起」vs「買了房就沒錢養小孩」的兩難。我朋友阿凱就是典型例子,他去年結婚前跟女友看了整整半年房子,最後因為雙方家長對地段有意見,加上預算有限,到現在還是繼續租屋,每次聚餐都會被問「什麼時候要買自己的家」,壓力大到快憂鬱症。

買房壓力

最近很多年輕朋友都在問:「為什麼台北買房壓力全台最高?薪資房價比告訴你」這個殘酷的事實。其實只要看看數字就知道,台北的房價真的讓人喘不過氣,特別是用平均薪資來算的話,根本就是天與地的差距。我們先來看個簡單的比較表:

縣市 平均房價(萬/坪) 平均月薪(萬) 不吃不喝買房年數
台北市 85.2 5.8 29.5
新北市 42.6 4.9 17.8
台中市 31.8 4.3 14.9
高雄市 22.4 4.1 11.2

從表格可以清楚看到,台北市的房價是新北市的兩倍,但薪資卻沒有差那麼多。一個普通上班族在台北要不吃不喝快30年才能買得起房子,這還不算生活開銷跟通膨。而且這還只是平均數,精華區像是大安、信義區的房價更誇張,隨便一坪破百萬都是常態。

說到台北房價為什麼這麼高,除了是首都的關係,工作機會多、資源集中都是原因。但最關鍵的還是供需問題,台北能蓋房子的地就那麼多,想住的人卻一直增加。再加上投資客炒作、都更速度慢,讓房價根本降不下來。現在連蛋白區的房價都跟著漲,年輕人想買房只能越搬越遠,每天通勤時間拉長,生活品質也受影響。

另外一個殘酷的事實是,這幾年雖然政府有推一些打房政策,但效果有限。像是囤房稅2.0、限貸令這些,對真正有錢的投資客來說根本不痛不癢。反而首購族因為貸款條件變嚴格,買房門檻又更高了。很多年輕人現在都選擇躺平不買了,與其背30年房貸當屋奴,不如把錢拿來投資或提升生活品質還比較實際。

有煩惱嗎?

免費線上占卜,掌握未來發展!

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