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找房子的朋友一定都看過「車道旁的房子」,這種房子通常因為地段方便、價格相對親民而吸引不少人。不過住在車道旁到底好不好?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些實際經驗,幫你在看房時多注意幾個重點。
先說說優點好了,車道旁的房子最大優勢就是交通超方便!特別是對開車通勤的人來說,根本是福音。我自己住過一陣子,早上趕時間的時候,真的會感謝當初選擇這裡。而且這類房子通常離主要道路近,叫外送或等計程車都特別快,生活機能很不錯。
不過當然也有要注意的地方,噪音和空氣品質是最常見的問題。我整理了一個簡單的表格,讓大家比較看看:
考量項目 | 優點 | 缺點 |
---|---|---|
交通便利性 | 開車出門超快 | 尖峰時段可能塞車 |
生活機能 | 外送、購物都方便 | 便利商店人潮多 |
居住品質 | 通常價格較實惠 | 噪音大、灰塵多 |
安全性 | 監視器覆蓋率高 | 人車流動複雜 |
說到實際居住體驗,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灰塵問題。因為車流量大,家裡真的要比一般住宅更常打掃,特別是靠馬路那邊的窗戶,兩三天就會積一層灰。建議如果真的決定要住,空氣清淨機和隔音窗絕對是必備投資。
另外停車也是個學問,雖然自己開車方便,但如果是路邊停車的話,晚上回家常常要繞好久才找得到車位。有些社區會提供專屬車位,這點在看房時一定要先問清楚,不然每天找車位真的會讓人很崩潰。
「車道旁的房子真的適合居住嗎?過來人經驗談」這個問題,相信很多看房族都糾結過。我自己就住過車道旁的小公寓三年多,說真的有好有壞,今天就來分享親身經歷給大家參考。
首先最明顯的就是噪音問題,特別是那種連接大馬路的車道,半夜還是有車輛進出的聲音。我住的那棟樓下剛好是社區停車場出入口,早上六點多就會開始有引擎聲,如果睡眠品質不好的人真的會很痛苦。不過後來我換了氣密窗,加上習慣後就比較能適應了。另一個要注意的是灰塵量,車來車往帶起的揚塵比一般住宅區多很多,幾乎每兩天就要擦一次家具,空氣清淨機更是必備家電。
優點 | 缺點 |
---|---|
通常價格較便宜 | 噪音問題明顯 |
交通便利性高 | 空氣品質較差 |
有些會有專屬停車位 | 隱私性較不足 |
採光倒是意外地不錯,因為車道旁通常不會有高樓擋住。我住的朝南戶型,冬天陽光可以直接曬進客廳,省了不少電費。不過隱私性就要特別注意,低樓層的話行人或等紅燈的駕駛很容易看進家裡,窗簾幾乎都要拉著。安全性部分,我們社區車道有裝監視器,管理員也會定時巡邏,所以倒沒有發生過什麼治安問題。
說到價格優勢,當初就是看上比同社區其他戶型便宜15%才下手的。但要注意轉手時也會遇到同樣的議價狀況,投資報酬率可能沒想像中好。如果是自住的話,建議真的要實地多觀察幾次,不同時段都去看看,最好能試著在屋內待個一小時感受一下。我當初就是太衝動,簽約後才發現凌晨垃圾車收運時特別吵,花了很久時間才適應。
最近發現身邊越來越多人考慮買車道旁的房子,為什麼有人偏愛買車道旁的房子?5大優缺點分析其實很值得探討。這種房子通常價格會比同社區其他位置便宜一些,但住起來到底好不好呢?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實際住過的經驗談,幫你分析看看這種房子到底適不適合你。
首先講講優點部分,車道旁的房子最大優勢就是「價格親民」,通常會比社區中間的戶別便宜5-10%左右,對預算有限的小家庭來說很划算。第二個好處是「採光通風佳」,因為靠近社區邊緣,比較不會被其他棟建築擋住陽光,有些戶型甚至能享受三面採光。第三是「進出方便」,特別是對開車族來說,不用繞來繞去找停車位,回家直接就能停進車庫。
不過缺點也很明顯,最讓人頭痛的就是「噪音問題」。早上上班時間車道特別吵,如果家裡有小孩或老人可能會被影響。另外「灰塵多」也是常見困擾,車子進進出出帶起的灰塵很容易堆積在陽台。最後是「隱私性較差」,因為位置關係,路人或鄰居經過時很容易看到家裡狀況。
優點 | 缺點 |
---|---|
價格較便宜 | 噪音較大 |
採光通風好 | 灰塵較多 |
進出方便 | 隱私性較差 |
說到實際居住體驗,我朋友阿明就住在車道旁第一排,他說夏天開窗通風真的很舒服,但缺點是每天清晨6點多就會被上班族的汽車引擎聲吵醒。另外他們家陽台幾乎每週都要擦一次,不然灰塵厚到可以寫字。不過他覺得以省下來的房價來說,這些小缺點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
如果是年輕夫妻或單身族,可能比較能適應車道旁房子的環境。但如果有小寶寶或需要安靜環境工作的SOHO族,可能就要多考慮一下了。建議看房時可以選不同時段去實地感受,特別是上下班尖峰時間,才能真正了解噪音程度。
住在車道旁總是吵到睡不著?車道旁住宅噪音問題怎麼解?3招隔音妙招分享給深受其擾的你。台灣都會區寸土寸金,很多住宅都緊鄰馬路或停車場車道,半夜汽機車進出的轟隆聲、喇叭聲真的讓人崩潰。別擔心,其實只要用對方法,不需要花大錢裝潢也能有效改善!
首先從窗戶下手,這是最直接的聲音入侵點。建議把普通玻璃換成「膠合玻璃」或「雙層玻璃」,厚度至少要8mm以上。如果預算有限,可以先試試看「隔音窗簾」,選擇重量超過1.5公斤/米的款式,搭配現有窗框就能降低約30%噪音。我自己用過IKEA的隔音簾,效果比想像中好很多,特別適合租屋族。
再來是牆面的處理,很多人不知道其實空心磚牆最容易傳導低頻噪音。分享一個小技巧:在靠車道的牆面擺放「書櫃」或「衣櫃」,裡面塞滿衣物書籍,這樣等於多了一層吸音層。如果想更講究,可以參考下面這個常見隔音材料比較表:
材料類型 | 價格(每坪) | 隔音效果 | 施工難度 |
---|---|---|---|
隔音泡棉 | $800-1200 | ★★☆☆☆ | 簡單DIY |
礦纖板 | $1500-2000 | ★★★☆☆ | 需專業 |
隔音氈 | $2500-3000 | ★★★★☆ | 中等 |
雙層石膏板 | $4000+ | ★★★★★ | 複雜 |
最後是很多人忽略的「門縫」問題,車道旁住家通常會不斷聽到「咻咻」的風切聲。去五金行買D型隔音條貼在門框四周,再裝個自動門縫條,花不到500元就能明顯改善。記得要選厚度6mm以上的款式,太薄的很快就會失去彈性。另外在玄關放塊厚地毯也有幫助,能吸收從門底縫鑽進來的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