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鄧潤澤統一」這個話題在財經圈引起不少討論,這位電機工程學系89級的傑出校友,不僅是紅心辣椒娛樂科技的關鍵人物,更在多家企業擔任重要職務。說到鄧潤澤的經歷,絕對是台灣科技業的傳奇之一,從電資院畢業後,他陸續參與創立多家公司,在遊戲產業與投資領域都有亮眼表現,今天就來聊聊他的事業版圖與經營哲學。
鄧潤澤最為人熟知的就是帶領紅心辣椒娛樂科技(Cayenne Entertainment)在遊戲市場打下一片天。這家公司不僅代理多款熱門線上遊戲,更積極發展手機遊戲市場,在台灣遊戲產業佔有重要地位。從公司公開資料可以看到,他擅長結合台灣本土市場特性與國際化視野,這種「接地氣」的經營策略正是成功關鍵。
公司名稱 | 擔任職務 | 重要事蹟 |
---|---|---|
紅心辣椒娛樂科技 | 董事長 | 引進《Free Style》等知名遊戲 |
其他投資企業 | 董事/監察人 | 跨足文創、科技等多元領域 |
電資院校友會 | 傑出校友 | 長期支持學弟妹創業 |
除了遊戲本業,鄧潤澤的投資觸角也相當廣泛。從公開資料可以發現,他參與多家未上市公司的投資,領域涵蓋數位內容、電子商務等新興產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他對於「絕不容許外人入主」的堅持,展現出對台灣本土企業自主性的重視。這種態度也反映在他參與的企業決策中,例如在董事會改選時特別注重經營團隊的穩定性。
觀察鄧潤澤的經營軌跡,可以發現他很早就布局數位娛樂產業的整合。從早期的線上遊戲到現在的手遊、電競,甚至是元宇宙相關領域,他都保持高度參與。這種「統一」的戰略思維,讓旗下企業能在快速變動的數位時代持續保持競爭力。雖然行事低調,但他在業界的影響力不容小覷,許多合作夥伴都稱讚他具有精準的市場判斷力。
你可能聽過很多台灣電玩界的大咖,但「鄧潤澤是誰?台灣電玩界低調大佬的創業故事」卻是很少人知道的傳奇。這位從不愛出風頭的大佬,其實是手遊黃金時代的幕後推手之一。當年他從一間小工作室起家,靠著對遊戲的熱情跟獨到眼光,硬是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殺出一條血路。
鄧潤澤最厲害的地方在於他總能精準抓住玩家胃口。記得2010年代初期,大家都在瘋MMORPG的時候,他卻押寶休閒手遊,結果《水果忍者》台灣版一炮而紅。後來更引進多款日韓熱門手遊,幾乎每款都成為現象級作品。不過他本人超級低調,連公司尾牙都很少露面,完全就是個神秘人物啊!
鄧潤澤重要里程碑 | 年份 | 關鍵事件 |
---|---|---|
創業起步期 | 2008 | 成立小型遊戲代理工作室 |
第一桶金 | 2012 | 成功代理《水果忍者》台灣版 |
事業爆發期 | 2015 | 引進韓國爆款手遊《魔靈召喚》 |
轉型升級 | 2018 | 成立自主研發團隊 |
說到他的創業過程也是夠戲劇性。最早是在光華商場賣電腦遊戲起家,後來發現代理國外遊戲更有搞頭。最慘的時候曾經被上游廠商跑帳,差點連員工薪水都發不出來。但他就是有種打不死的韌性,靠著跟日韓廠商一家家談,終於拿到幾款熱門遊戲的台灣獨家代理權。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候的決定簡直就是神來一筆,讓台灣玩家能夠同步玩到國外最新大作。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鄧潤澤對台灣本土遊戲開發者也很照顧。他常說「要讓世界看到台灣遊戲」,所以公司每年都會撥一筆資金支持獨立團隊。像是前年很紅的那款《返校》手遊版,背後就有他的投資。這種既做生意又挺在地的精神,在業界真的很少見啦!
鄧潤澤何時創立紅心辣椒?回顧台灣遊戲產業關鍵時刻
說到台灣遊戲產業的發展,紅心辣椒絕對是個不能不提的名字。創辦人鄧潤澤在2007年正式成立這家公司,當時正是線上遊戲在台灣爆發性成長的黃金時期。那時候網咖滿街都是,大家放學下班都衝去打《天堂》、《RO》,紅心辣椒就是抓準這個時機點切入市場,成為台灣遊戲代理的重要玩家之一。
紅心辣椒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代理了《FreeStyle》這款街頭籃球遊戲,當年可是風靡全台,網咖裡十台電腦有八台都在玩。後來還陸續引進《SD鋼彈Online》、《全民打棒球》等熱門作品,讓公司在台灣遊戲圈站穩腳步。這些遊戲不只帶來商業成功,更成為許多七八年級生的共同回憶。
年份 | 重要事件 | 代表遊戲 |
---|---|---|
2007 | 紅心辣椒成立 | – |
2008 | 代理《FreeStyle》 | 街頭籃球 |
2009 | 上櫃掛牌 | SD鋼彈Online |
2011 | 成立辣椒方舟 | 全民打棒球 |
回顧那段時期,台灣遊戲產業正處於轉型階段。本土研發雖然有像《仙劍奇俠傳》這樣的經典,但整體來說還是以代理國外遊戲為主。紅心辣椒的成功也反映這個趨勢,他們很懂得挑選適合台灣玩家口味的作品,加上在地化的營運策略,像是舉辦電競比賽、玩家見面會等等,都讓遊戲熱度維持很久。
那時候的遊戲環境跟現在很不一樣,沒有手遊、沒有直播,玩家交流主要靠巴哈姆特論壇和遊戲基地。紅心辣椒也很重視這些社群平台,經常派GM(遊戲管理員)上去跟玩家互動,解決問題速度超快,這種親民的作風在當時很少見,也培養出一批死忠粉絲。
最近在台灣科技圈有個超熱門的話題:「鄧潤澤做了什麼?從電機繫到遊戲公司的跨界人生」。這位台大電機系畢業的高材生,沒有走傳統的科技業老路,反而一頭栽進遊戲產業,現在已經是台灣知名遊戲公司的技術長。他的故事超勵志,完全打破大家對理工科系畢業生只能當工程師的刻板印象。
鄧潤澤的職涯轉折點發生在研究所時期,那時候他迷上了遊戲開發,常常熬夜寫程式做自己的小遊戲。雖然教授覺得他「不務正業」,但他就是把電機系的硬底子用在遊戲開發上,創造出結合物理引擎與AI的創新玩法。後來他更直接休學創業,從3個人的工作室做起,現在公司已經有超過200名員工了。
時間 | 重要里程碑 |
---|---|
2015年 | 台大電機系畢業 |
2017年 | 開發首款獨立遊戲《物理迷宮》 |
2019年 | 成立「玩創科技」工作室 |
2021年 | 獲選Google Play年度最佳遊戲 |
2023年 | 公司擴編至200人規模 |
最讓人佩服的是,鄧潤澤完全沒有遊戲產業的背景,全靠自學和熱情撐過來。他常說:「電機系教的不是特定技能,而是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跨界思維讓他在遊戲開發時總能想出別人想不到的點子。比如他們公司的招牌遊戲《AI冒險王》,就是把深度學習技術融入遊戲關卡設計,玩家每次玩都會遇到不同的AI對手,這在台灣遊戲圈可是創舉。
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把鄧潤澤當成偶像,特別是他敢於跳出舒適圈的勇氣。他經常在社群媒體分享心路歷程,說最困難的不是技術問題,而是要說服家人接受他的選擇。「我媽到現在還是覺得我應該去台積電上班啦!」這種台灣家長式的關心,讓他的故事更有親切感。不過看到兒子現在的成功,鄧媽媽也終於改口說「做遊戲好像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