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台灣的醫院發生了一件超特別的事情,有民眾在急診室角落發現一條「醫院蛇」,讓醫護人員和病患都嚇了一大跳!這種情況雖然罕見,但在台灣潮濕的環境下,蛇類偶爾真的會跑到建築物裡避暑或躲雨。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如果在醫院遇到蛇該怎麼辦?
首先要知道,台灣常見的醫院蛇種類主要有以下幾種:
蛇種名稱 | 特徵 | 危險性 | 常見出沒時間 |
---|---|---|---|
臭青母 | 體色偏灰黑,有臭味 | 無毒 | 夜間 |
赤尾青竹絲 | 綠色身體,尾巴紅色 | 微毒 | 白天 |
雨傘節 | 黑白相間環紋 | 劇毒 | 傍晚 |
龜殼花 | 褐色帶深色斑塊 | 劇毒 | 夜間 |
如果在醫院發現蛇蹤,千萬不要自己動手處理!記得立即做到以下幾點:第一,保持安全距離至少3公尺以上,因為有些蛇的攻擊距離比你想像的遠;第二,趕快通知醫院警衛或工作人員,他們通常都有配合的捕蛇專家可以處理;第三,記得觀察蛇的外觀特徵,這樣才能幫助專業人員判斷種類和危險性。
很多醫院其實都有防蛇的SOP,像是定期修剪周邊草木、設置防蛇網、撒放防蛇粉等。但台灣氣候溫暖潮濕,特別是夏季颱風過後,蛇類容易因為棲地被破壞而誤闖人類活動區域。有護理師朋友就分享,他們醫院去年就在地下室倉庫抓到過一條超過1.5公尺的臭青母,當時還出動了三個壯漢才成功捕捉呢!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一個重要觀念:不是所有蛇都有危險性。台灣有超過50種蛇類,其中只有約1/6是毒蛇。但問題是,一般人根本分不清誰有毒誰沒毒,所以最安全的做法就是「看到蛇就當作毒蛇來處理」。醫院通常會把這類事件通報給動保處或消防隊,他們都有受過專業訓練的人員可以協助。
醫院為什麼會出現蛇?這些原因你可能沒想到
最近有網友在醫院目擊蛇出沒,嚇得趕緊po網提醒大家。其實醫院出現蛇類並不是什麼靈異事件,背後有幾個很實際的原因你可能不知道。首先,台灣很多醫院都位在市區邊緣或山坡地附近,這些地方本來就是蛇類的自然棲息地。加上醫院周邊經常有綠化帶或小公園,更容易吸引蛇類來覓食或躲藏。
另一個常被忽略的原因是醫院的空調系統和管線通道。蛇類很擅長沿著管線爬行,特別是在夏天,涼爽的醫院建築對牠們來說簡直是避暑勝地。有時候連工作人員都沒發現,蛇就已經透過管線縫隙溜進來了。
以下是近年台灣醫院常見的蛇類種類與出現原因對照表:
蛇類名稱 | 常見出現區域 | 主要原因 |
---|---|---|
赤尾青竹絲 | 急診室周邊草叢 | 追捕老鼠等小動物 |
雨傘節 | 地下室或倉庫 | 躲避高溫尋找陰涼處 |
臭青公 | 花圃或垃圾集中區 | 覓食昆蟲或小型爬蟲類 |
龜殼花 | 建築物外牆管線 | 沿著管線誤入醫院內部 |
醫院出現蛇最常見的季節是5-9月,這段時間不僅是蛇類活動高峰期,也正好是台灣最悶熱的時候。有些蛇會跟著送貨的紙箱或貨物一起被帶進醫院,特別是從郊區或山區運來的物品要特別注意。另外像是急診室的急救推車下方、儲藏室的紙箱堆,這些陰暗角落都是蛇類喜歡躲藏的地方。
醫院通常都有完善的應對措施,像是定期請專業捕蛇人員巡查,在建築周圍設置防蛇網。民眾如果遇到蛇也不用過度驚慌,保持安全距離並通知院方處理就好。畢竟在台灣這樣自然環境豐富的地方,人蛇相遇的機會本來就比較高,了解這些原因後反而能更從容應對。
在醫院遇到蛇該怎麼辦?5個保命步驟要記牢
天啊!誰會想到在醫院這種地方也會遇到蛇?但台灣氣候濕熱,加上醫院周邊常有綠地或排水系統,偶爾真的會有蛇類誤闖。別慌!記住這5個步驟,讓你遇到這種突發狀況時能冷靜應對,保護自己跟身邊的人。
首先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靜,蛇通常不會主動攻擊人,除非牠感到威脅。慢慢後退到安全距離(至少2公尺以上),千萬不要突然尖叫或跺腳,這些動作反而會刺激蛇。如果身邊有病床或輪椅,可以輕輕移動作為屏障,但別試圖用物品打蛇喔!
接著立即通知醫護人員,醫院都有標準處理程序。按下緊急呼叫鈴或大聲呼喊(但別尖叫),清楚說明「XX樓層有蛇出現」。醫護人員受過訓練,會聯繫院內工務單位或119協助處理。記得要留在安全區域等待,不要自己當英雄去抓蛇!
觀察蛇的外觀特徵對後續處理很重要,但不用靠太近!台灣常見的蛇類可以簡單從花紋辨認:
蛇類特徵 | 可能品種 | 危險性 |
---|---|---|
全身綠色 | 青蛇、赤尾青竹絲 | 後者有毒 |
環狀黑白條紋 | 雨傘節 | 劇毒 |
棕色菱形斑紋 | 龜殼花 | 有毒 |
細長無明顯花紋 | 臭青公 | 無毒但兇猛 |
如果不幸被咬傷,記住「三不二要」:不要冰敷、不要切開傷口、不要用嘴吸毒;要保持傷肢低於心臟、要記住蛇的外觀。立刻請旁人協助呼叫醫護,醫院通常備有抗蛇毒血清,千萬別自己跑急診,避免加速毒液循環。
最後提醒大家,預防勝於處理。在醫院戶外休息區或花園時,避免靠近草叢或堆放雜物處,夜間行走注意照明。若發現醫院建築有縫隙或排水孔破損,可以主動告知櫃檯,減少蛇類躲藏的機會。
誰該負責處理醫院裡的蛇?各單位權責解析
最近有醫院出現蛇的新聞讓大家嚇一跳,這種狀況雖然不常見,但真的發生時到底要找誰處理?今天就來幫大家整理各單位的權責範圍,下次遇到才不會像無頭蒼蠅一樣亂竄。首先要知道,醫院裡出現蛇的狀況可以分成幾種情況,如果是從外面跑進來的野生蛇,和在醫院實驗室或中藥房養的蛇,處理方式完全不一樣喔!
一般來說,醫院內部都有標準作業流程,但很多醫護人員其實也不太清楚細節。根據現行規定,如果是緊急狀況(比如蛇已經出現在病房或診間),第一時間應該先通知醫院的總務單位或保全人員,他們會評估是否需要通報消防隊。不過要注意的是,消防隊主要負責「危害公共安全」的狀況,如果蛇沒有立即危險性,可能會請動保處或專業捕蛇人員來處理。
狀況類型 | 負責單位 | 聯絡方式 | 備註 |
---|---|---|---|
緊急狀況(蛇在公共區域) | 醫院保全/總務處 | 院內分機 | 需立即隔離現場 |
具攻擊性野生蛇 | 消防局 | 119 | 需明確告知蛇種與位置 |
無毒蛇或小型蛇 | 動保處 | 各縣市專線 | 非上班時間可能轉接消防局 |
實驗室逃脫蛇類 | 院方環安衛單位 | 院內通報系統 | 需提供蛇種資料 |
中藥房藥材蛇 | 藥劑部門 | 院內分機 | 通常為養殖個體 |
如果是實驗室用的蛇跑出來,事情就比較複雜了。這屬於職業安全範疇,除了要通報院內的環安衛單位,還要確認是不是有毒性的實驗用蛇。有些醫院會跟特定的捕蛇專家簽約,遇到這種專業狀況就能直接請他們來處理。另外像中藥房常用的藥材蛇,雖然看起來嚇人,但其實都是經過處理的,這種情況通常由藥劑部門自己搞定就好,不用大驚小怪叫消防車來。
最後提醒大家,在醫院看到蛇千萬不要自己動手抓!就算是無毒蛇也可能因為緊張咬人,而且亂抓可能導致蛇受到驚嚇到處亂竄。最好的做法是先確保自身安全,記清楚蛇的位置和外觀特徵(能拍照最好),然後趕快通知院方人員。有些醫院會在雨季特別加強防蛇措施,像加裝防護網或放置驅蛇劑,這些都是總務單位負責的日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