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公是什麼神?這個問題在台灣民間信仰中可是大有學問。關公就是三國時代的關羽,因為忠義精神被後世尊為「關聖帝君」,在台灣的廟宇裡香火超級旺,不只是武神,還管生意、考試,根本是全方位的神明啊!
說到關公的來歷,最經典的就是《三國演義》裡過五關斬六將的故事。關羽死後被民間神化,從宋代開始就被皇帝追封,到清代更被封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這封號長到讓人記不住,但可見地位有多高。在台灣,關公信仰特別興盛,幾乎每個縣市都有主祀關公的廟宇,像是台北的行天宮、台中的南天宮,都是香客絡繹不絕的熱門廟宇。
關公在民間信仰中的職掌可多了,看看這個表格就知道:
關公的神職 | 說明 |
---|---|
武財神 | 商家最愛拜,保佑生意興隆 |
文衡聖帝 | 考生求考試順利會拜關公 |
伏魔大帝 | 驅邪鎮煞,道士作法常請關公 |
恩主公 | 行天宮信眾對關公的尊稱 |
協天大帝 | 表示關公與玉皇大帝同等級 |
台灣人拜關公的方式也很特別,除了常見的鮮花素果,有些行業還會準備特別的供品。像警察局會拜青龍偃月刀模型,建築業者會準備工程帽,這些都是根據關公的武神形象延伸出來的習俗。農曆六月廿四是關公誕辰,這天各大關帝廟都會舉辦熱鬧的慶祝活動,有機會一定要去體驗看看!
現代人拜關公還發展出新花樣,有人把關公像放在辦公室電腦旁,說是能防小人;還有人把關公圖像當手機桌布,隨時保佑平安。這些雖然不是傳統做法,但也顯示關公信仰在台灣的與時俱進。不過要提醒的是,拜關公最重誠心,與其追求形式,不如學習關公的忠義精神,這才是信仰的真諦啦!
關公是誰?台灣人最愛拜的武財神原來是他!說到台灣的信仰文化,關聖帝君絕對是廟宇裡香火鼎盛的代表之一。這位三國時代的武將關羽,不僅是歷史人物,更被台灣人尊稱為「關公」、「恩主公」,甚至成為商家最愛供奉的武財神。你知道嗎?全台灣主祀關公的廟宇就超過300間,連便利商店都看得到他的神像,可見台灣人對關公的信仰有多深厚。
關公之所以從武將變財神,其實跟他的「忠義」形象大有關係。老一輩的生意人特別看重「信用」,而關公重承諾、講義氣的特質,正好符合商人對「誠信經營」的期待。現在很多公司行號都會在櫃檯擺關公像,尤其是做仲介、貿易的業者,相信他能幫公司擋小人、招財運。有趣的是,不同行業拜關公還有講究呢:
行業類型 | 關公造型講究 | 擺放位置 |
---|---|---|
一般商家 | 手持青龍偃月刀 | 店面正對大門 |
金融業 | 手捧《春秋》讀冊像 | 辦公室財位 |
警察單位 | 全身戎裝騎赤兔馬 | 局裡大廳 |
餐飲業 | 持刀但刀尖向下 | 收銀台後方 |
台灣人拜關公可不只是求發財,更多是敬佩他的人格特質。像桃園大溪的普濟堂、台北的行天宮,每年關公誕辰(農曆6月24日)都擠滿信徒,有人帶整隻烤豬還願,也有年輕創業者來求事業順利。廟方常說:「關公最重義氣,答應的事要做到,拜完不努力一樣沒用啦!」這種務實的信仰態度,正是台灣民間信仰可愛的地方。下次看到紅臉長鬚的神像,不妨注意他手裡拿的是刀還是書,這可是有大學問的!
關公何時開始被當成神明崇拜?三國演義影響超深,其實要從民間信仰的演變說起。關羽在三國時期本來只是蜀漢將領,但隨著時間推移,他的忠義形象被不斷神化,特別是在明清時期達到高峰。大家可能不知道,關公信仰的普及跟《三國演義》這本小說的流行有直接關係,羅貫中筆下的關羽形象實在太深入人心啦!
根據歷史記載,關羽被神化的過程可以分成幾個重要階段:
時期 | 重要事件 | 影響程度 |
---|---|---|
隋唐時期 | 開始有民間祭祀關羽的記錄 | ★★☆☆☆ |
宋代 | 被列入官方祀典,封為「武安王」 | ★★★☆☆ |
元代 | 戲曲廣泛傳播關羽故事 | ★★★★☆ |
明代 | 《三國演義》出版,關帝廟大量興建 | ★★★★★ |
清代 | 被封為「關聖大帝」,信仰達到頂峰 | ★★★★★ |
關公信仰在台灣特別興盛,幾乎每個鄉鎮都有關帝廟,香火都很旺。這跟早年移民來台的先民有很大關係,他們把故鄉的信仰帶到台灣,關公就成為保佑平安、招財進寶的重要神明。現在很多商家都會拜關公,特別是做生意的,相信關公能帶來財運和信用。
有趣的是,關公在不同行業還有不同「專業」喔!像警察拜的是「執法關公」,商家拜的是「財神關公」,就連黑道兄弟也有自己一套拜關公的方式。這種多元的信仰面貌,正是關公文化最特別的地方。《三國演義》裡那些精彩故事,像是「過五關斬六將」、「華容道義釋曹操」,都讓關公的形象更加立體,難怪會這麼受歡迎。
關公為什麼會變成財神?做生意的人必看
講到關公,大家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忠義形象,但你有沒有發現,現在很多生意人的店裡都會拜關公?其實關公變成財神爺,這中間可是有段很有趣的故事。台灣的商家特別愛拜關公,除了因為他講信用、重義氣,更因為民間流傳關公很會算帳,連曹操都稱讚過他的商業頭腦呢!
關公之所以被當成財神來拜,主要跟這幾個原因有關:
原因 | 說明 |
---|---|
講信用 | 做生意最怕遇到不守信用的客戶或廠商,關公的誠信形象正好符合商人需求 |
會算帳 | 民間傳說關公擅長理財,還發明了「日清簿」記帳法,根本是古代會計師 |
擋小人 | 關公的威武形象能鎮住商場上的牛鬼蛇神,幫老闆們避開爛客人跟奧客 |
行業祖師 | 像當鋪、五金行這些傳統行業,都把關公當成行業保護神在拜 |
其實在台灣,拜關公的習俗已經流傳好幾百年了。早期來台經商的閩南人,就把關公信仰帶過來。現在你去迪化街、華西街這些老商圈,幾乎每家店都能看到關公神像。而且拜法也很講究,像是神像要面朝大門、每月初二、十六要換茶水,這些細節老一輩的生意人都特別在意。
說到關公怎麼拜才有效,台灣的商家可是有不少獨門秘訣。有人會在關公面前放本帳本,象徵請關老爺幫忙看帳;也有人會特別準備關公愛吃的綠豆糕當供品。最有趣的是,有些電子業老闆還會在關公神像旁邊放計算機,說是這樣才能跟上時代,讓關公也懂現代財務管理!
不過要提醒大家,拜關公最重要的還是心誠則靈。與其整天求關公保佑發財,不如學學關公的處世原則:對客戶講信用、跟夥伴有義氣,這樣自然會有貴人相助。畢竟在商場上,好口碑才是最好的財神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