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侃靚

唐侃靚

風水玄學

顧惜自己,從這5件小事開始 | 你有多久沒好好顧惜自己了? | 顧惜身邊人,温暖就在日常

顧惜那些容易被忽略的小事

最近在整理房間時,翻到一本高中時的筆記本,紙頁已經泛黃,但上面密密麻麻的字跡讓我突然意識到,原來我們每天都在「顧惜」著某些東西,只是常常不自覺。可能是珍惜一段關係、一個習慣,或是某個微不足道的小物件,這些都是生活中最真實的溫度。

說到顧惜,很多人會想到聖經裡提到的「保養顧惜」,但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有更多實際的方式可以實踐這個概念。比如:

容易被忽略的事物 顧惜的具體方法 帶來的好處
老舊的3C產品 定期清理記憶體、避免過度充電 延長使用壽命,減少電子垃圾
與家人的相處時光 每週固定安排家庭日 維繫感情,創造共同回憶
自己的身體健康 規律作息、適度運動 預防疾病,提升生活品質

前陣子朋友跟我分享,她開始學習修補破掉的襪子,而不是直接丟掉。這讓我想起小時候阿嬤總是把破掉的衣服縫補得漂漂亮亮,那種「物盡其用」的生活智慧,現在想來就是最樸實的顧惜之道。我們這代人習慣了快速消費,常常忘記東西壞了是可以修的,關係淡了是可以重新經營的。

在社群媒體上看到有人發起「365天顧惜計畫」,每天記錄一件自己珍惜的人事物。有人寫下「今天顧惜了陽台上的盆栽,幫它們修剪枯枝」,也有人分享「顧惜了與同事的關係,主動化解了小誤會」。這些看似微小的舉動,其實都在累積生活的質感。畢竟,懂得顧惜的人,往往也能在平凡中找到不平凡的幸福。

顧惜


1. 顧惜是什麼?台灣人最常誤解的3個觀念

最近發現好多台灣朋友對「顧惜」這個詞有誤解,今天就來聊聊大家最常搞錯的3個觀念。顧惜在台語裡其實是「珍惜、愛護」的意思,但很多人會把它跟「計較」或「吝嗇」搞混,這真的差很大餒!

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

免費線上占卜,查看您的本年運程,掌握未來發展!

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

先來看這個表格,整理出最常見的誤解:

誤解觀念 實際意思 舉例說明
顧惜=小氣 其實是懂得珍惜資源 阿嬤說「電要顧惜用」是叫我們隨手關燈,不是叫我們不開冷氣
顧惜=計較 更多是種生活態度 老闆說「材料要顧惜」是要員工別浪費,不是叫大家偷工減料
顧惜=省錢 重點在物盡其用 媽媽把剩菜做成新料理不是窮,是真正顧惜食物的表現

第二個常見誤會是覺得顧惜就是什麼都要省。其實真正懂顧惜的人,是知道什麼該花、什麼該省。像我們台灣人買好一點的家電用很久,這才是顧惜的真諦。反而那種為了省小錢結果常要換新東西的,根本不算顧惜啦!

最後很多人會把顧惜跟生活品質對立起來,覺得顧惜就是要過得很刻苦。拜託~現在年輕人流行的極簡生活、環保餐具,這些都是顧惜的新表現方式好嗎?我們辦公室最近換了可重複使用的玻璃吸管,既時尚又顧惜地球,根本一舉兩得!

2. 為何現代人越來越不懂顧惜?專家點出關鍵原因,這個問題其實跟我們的生活型態改變有很大關係。現在什麼東西都來得快去得快,手機用兩年就想換新的,衣服穿幾次就覺得過時,連感情都變得速食化。這種「用完就丟」的習慣,讓我們漸漸失去珍惜東西的能力。


專家分析,造成這種現象主要有幾個原因:

主要原因 具體表現 影響層面
物質過剩 便宜商品大量生產,壞了就買新的 降低維修意願
社群媒體影響 炫耀性消費成為常態 追求最新最快
時間壓力 沒空好好保養物品 選擇直接更換
情感連結薄弱 東西來得太容易 難以建立珍惜感

以前阿嬤那個年代,一支鋼筆可以用十幾年,衣服破了就補,東西壞了第一時間是想辦法修。現在不一樣啦,光是手機殼就有幾十個輪流換,更別說其他東西了。這種消費模式讓我們對物品的依附感越來越低,自然就不會想好好珍惜。

心理學家也發現,現代人對「擁有」的認知已經改變。以前覺得擁有是長久的,現在卻變成暫時的。就像租借服務那麼流行,大家覺得用過就好,不必長期持有。這種心態延伸到其他方面,連人際關係都受到影響,分手、離婚變得越來越普遍。

顧惜

3. 如何在工作與生活中找到顧惜自己的平衡點,這是每個台灣上班族都在面對的課題。我們常被工作追著跑,加班變成常態,回過神才發現好久沒好好吃頓飯、追劇或跟朋友聚會。其實啊,平衡不是要你完美分配時間,而是學會在忙碌中留點空間給自己。

先來分享幾個實用方法,幫你慢慢調整節奏。設定界線超級重要,下班後把手機調成勿擾模式,除非是急事,不然工作訊息明天再回。週末一定要保留me time,就算只是去巷口咖啡廳發呆半小時,也能讓心情refresh。我自己會用這個簡單表格記錄一週的狀態:

項目 工作時間 休息時間 自我照顧活動
週一至週五 9-10hr 2hr 泡澡/聽podcast
週六 0hr 6hr 爬山/做甜點
週日 1hr 5hr 看展/約朋友

發現沒?連週日我都會預留1小時處理工作,但絕對不超過這個量。台灣人最常犯的錯就是覺得「休息=偷懶」,拜託~你又不是機器人!試試看把「顧惜自己」當成每日任務,像同事阿明就固定週三晚上去上陶藝課,他說捏泥土的時候腦袋完全放空,隔天上班反而更有精神。

小細節也很關鍵,例如中午別再邊吃便當邊回email,好好咀嚼食物對消化和心情都有幫助。或是下班後繞去公園走10分鐘再回家,轉換一下場景。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習慣,累積起來會讓你感覺生活不再只有工作一個選項。

有煩惱嗎?

免費線上占卜,掌握未來發展!

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