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侃靚

唐侃靚

風水玄學

騎龍古道|新竹秘境竹林步道超好拍 | 橫山騎龍古道1小時輕鬆走完攻略 | 騎龍古道柳杉林蔭超療癒!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條超適合週末小旅行的步道——騎龍古道!這條位於新竹橫山鄉的森林步道,全長不到1公里,走起來輕鬆又舒服,特別推薦給想親近大自然又不想太累的朋友們。

騎龍古道最迷人的就是沿途豐富的自然景觀,從入口開始就能感受到濃濃的森林氣息。步道兩旁長滿了高大的柳杉,陽光透過樹葉灑下來的感覺超級療癒,隨便拍都是網美照。中間還會經過一小段竹林,聽著風吹過竹葉的沙沙聲,整個人都放鬆下來了。

步道資訊 詳細內容
地點 新竹縣橫山鄉
全長 約0.8公里
難度 初級,適合全家大小
特色 柳杉林、竹林、糯米橋
建議時間 1-1.5小時

步道上最特別的就是那座百年糯米橋,用傳統工法建造的橋樑現在已經很少見了,走在上面感覺特別有味道。橋下的溪水清澈見底,夏天來這裡玩水消暑也很不錯。沿途還能看到不少蕨類植物和野生花草,喜歡觀察植物的朋友一定會很開心。

如果是開車來的話,建議可以順便安排大山背周邊的一日遊。附近還有逃學步道、騎龍山可以走走,時間夠的話還能去內灣老街吃吃喝喝。記得要穿好走的鞋子,雖然步道不難但有些地方還是有點濕滑,帶瓶水和防蚊液也是必須的。

騎龍古道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騎龍古道在哪裡?新竹橫山秘境步道交通攻略」,這條隱藏在橫山鄉的百年古道真的越來越紅啦!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這個超適合半日遊的私房景點,從怎麼去、停車資訊到步道特色一次整理給你,記得收藏起來下次去才不會迷路喔~


騎龍古道其實就在新竹橫山鄉的大山背地區,這條全長約1.5公里的環狀步道走完大概只要1小時,坡度平緩超級親民。最特別的是沿途會經過古樸的石階、清澈的溪流,還有超多百年茄苳樹,夏天來根本自帶天然冷氣!建議大家可以搭配附近的樂善堂、大山背休閒農場一起玩,這樣半天的行程就超充實。

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

免費線上占卜,查看您的本年運程,掌握未來發展!

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

交通方式整理表

交通工具 詳細路線 注意事項
自行開車 國道3號竹林交流道下→往橫山方向→120縣道→右轉竹35鄉道→依「大山背」指標前行 導航可設「樂善堂」或「大山背休閒農場」
大眾運輸 新竹火車站搭台灣好行獅山線→橫山站下車→轉計程車約15分鐘 班次較少建議先查時刻表
機車 竹東沿122縣道往五峰方向→右轉竹35鄉道 山路彎道多要小心騎

步道入口不太好找,建議先定位在「大山背休閒農場」,從農場停車場走過來約3分鐘就會看到指標。這邊停車位大概只有20個左右,假日建議早上9點前到比較保險,不然就要停到更下面的樂善堂再走上來。步道全程都有樹蔭遮蔽,但還是要記得帶水和防蚊液,特別是雨後石階會有點滑,穿抓地力好的鞋子比較安全。

沿路會經過超多拍照打卡點,像是橫跨溪谷的糯米橋、古早味的洗衫坑,還有當地人稱為「龍脊」的稜線路段。走到最高點的觀景台時,別忘了停下來欣賞油羅溪谷的風景,天氣好時甚至能看到遠處的雪山山脈呢!如果時間夠的話,回程推薦去樂善堂參拜求平安,廟前廣場的視野也是數一數二的好。

什麼時候最適合走騎龍古道?四季美景大不同,這條隱藏在山林的步道每個季節都有獨特魅力,跟著在地人的經驗分享,帶你掌握最佳時機出發!

春天(3-5月)是騎龍古道最夢幻的季節,整條步道被粉嫩櫻花和雪白桐花包圍,走起來像穿越花海隧道。這時候氣溫約18-25度很舒服,但記得帶件薄外套,山區午後偶爾會飄毛毛雨。在地人都會推薦週間清晨來,避開賞花人潮又能拍到光線最柔美的照片。


季節 特色景觀 建議裝備 注意事項
夏季 翠綠竹林、溪水涼爽 防曬帽、防蚊液 避開正午酷熱時段
秋季 楓紅層次、雲海大景 保暖圍巾、登山杖 清晨易起霧需注意濕滑
冬季 枯枝霧淞、開闊視野 防風外套、熱飲保溫瓶 部分路段結霜要穿防滑鞋

夏天雖然炎熱,但騎龍古道的茂密竹林就像天然冷氣房,尤其走到中段的溪谷地帶,脫鞋泡腳超級消暑!建議帶條毛巾和換洗衣物,很多在地家庭會專程來這裡野餐玩水。不過要小心午後雷陣雨來得快,山區天氣變化大,背包裡隨時塞件輕便雨衣準沒錯。

秋天來訪絕對是攝影愛好者的首選,從10月底到12月初,整片山頭的青楓和槭樹轉紅,搭配雲霧繚繞的景致根本是明信片等級。這個季節步道遊客較少,能慢慢享受寧靜的山林氛圍,但要注意日落時間提早,最好在下午3點前開始走,免得天黑還在山上。

冬天走騎龍古道別有風情,雖然部分植物進入休眠期,反而讓視野更加開闊,能清楚看見遠方的層層山巒。強烈推薦寒流過後的晴天前往,有機會遇到難得的霧淞奇景,整片銀白色的樹掛美到讓人屏息!記得穿戴足夠保暖衣物,山頂風大溫度可能比平地低5-8度。

騎龍古道

為什麼騎龍古道被稱為療癒步道?五感體驗分享這個問題,其實只要走過一次就能明白。這條隱藏在苗栗山區的古道,不像其他熱門步道人擠人,反而像被時間遺忘的秘境,連空氣都特別清新。走在鋪滿落葉的泥土路上,腳步會不自覺放慢,耳邊只有風吹過樹梢的沙沙聲,偶爾還能聽見台灣藍鵲的叫聲從頭頂掠過,這種純粹的自然氛圍,根本就是都市人的減壓聖地。

最特別的是這裡的五感體驗超級豐富,隨便找顆大石頭坐下,閉上眼睛感受一下:

感官 體驗內容 在地特色
視覺 陽光穿透樟樹林的丁達爾效應 台灣低海拔闊葉林生態
聽覺 山羌叫聲與溪水聲交響 原生動物棲息證據
嗅覺 野薑花混著泥土的潮濕香氣 客家村落常見植物
觸覺 青苔覆蓋的古老石階觸感 百年茶道遺跡
味覺 順手摘的酸藤嫩芽微酸回甘 原住民傳統野菜

沿途還會經過幾處廢棄的炭窯,這些用紅磚砌成的圓拱形建築,見證了早年台灣的燒炭產業。伸手摸摸窯壁上厚厚的炭灰,指尖會沾上黑黑的粉末,意外發現這種觸感竟然有點療癒。轉個彎突然聞到濃濃的柚子花香,原來是附近農家種的文旦樹開花了,這種不經意的驚喜在整條步道上隨時會出現。

走到中段有棵百年茄苳樹,當地人叫它「會抱人的樹」,因為樹幹中空形成天然樹洞,真的可以整個人鑽進去。把臉貼在粗糙的樹皮上,能聞到淡淡的樹脂味,樹洞裡還殘留著之前訪客留下的祈福小物,這種人與自然互動的痕跡特別溫暖。溪谷段要赤腳踩過淺灘,冰涼的溪水沖過腳踝時,會看到苦花魚在腳邊游來游去,陽光把水面照得閃閃發亮像撒了金粉。

有煩惱嗎?

免費線上占卜,掌握未來發展!

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