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農曆對台灣人來說是個特別的年份,那年剛好碰上閏六月,整年共有384天,比平常多了一個月呢!這種情況大概每19年才會出現一次,所以很多長輩都會特別注意這種「雙六月」的年份,說是做重要決定要更謹慎。
那年農曆的節氣分布也很有意思,因為多了一個閏月,所以節氣來得比較晚。像是清明節在4月4日,比往年早了一天;端午節則是5月30日,算是比較晚的。老人家常說這種年份種田要特別注意,因為節氣變化會影響收成。
節日 | 2017年國曆日期 | 農曆日期 | 備註 |
---|---|---|---|
春節 | 1月28日 | 正月初一 | 放假6天 |
元宵節 | 2月11日 | 正月十五 | 台北燈節超熱鬧 |
端午節 | 5月30日 | 五月初五 | 閏六月前的節日 |
中秋節 | 10月4日 | 八月十五 | 烤肉節又來啦 |
說到2017年農曆的特別之處,不得不提那年台灣的農民曆賣得特別好。因為閏月的關係,很多人家裡都會多買一本農民曆放著,怕記錯日子。尤其是要做重要事情,像是搬家、結婚、開工,都會特別翻農民曆看日子。我記得那年朋友結婚,還特別挑在閏六月前辦完,說是老人家覺得閏月結婚不吉利。
那年農曆七月也特別長,從8月22日一直放到9月19日,整整29天。廟宇的普渡法會都辦得比往年盛大,很多公司行號的中元普渡也提前準備。我家附近的廟公還說,這種閏年要拜得特別誠心,因為好兄弟放假時間變長了。現在想想還真是有趣,台灣人對農曆的講究真的不是開玩笑的。
2017年農曆春節是哪幾天?台灣放假安排一次看,這篇幫大家整理好完整資訊啦!那年春節剛好在1月底,相信很多人都在規劃返鄉或出遊行程,先搞清楚放假日期才能好好安排嘛~
2017年的春節假期從1月27日(除夕)開始,一路放到2月1日(初五),總共6天連假超爽der!不過要特別注意的是,1月27日(五)除夕當天其實是彈性放假,要用2月18日(六)補班補課喔。這邊直接列個表格給大家看最清楚:
日期 | 星期 | 節日 | 備註 |
---|---|---|---|
1月27日 | 星期五 | 除夕 | 彈性放假,2/18補班 |
1月28日 | 星期六 | 大年初一 | 國定假日 |
1月29日 | 星期日 | 大年初二 | 國定假日 |
1月30日 | 星期一 | 大年初三 | 國定假日 |
1月31日 | 星期二 | 大年初四 | 補假 |
2月1日 | 星期三 | 大年初五 | 補假 |
那年因為初一剛好遇到週六,所以初四和初五有補假,讓大家能放到6天真的很佛心~不過要提醒上班族,1月21日(六)要記得去補班,不然到時候薪水被扣就哭哭了。學生黨的話也要注意補課日期,像我們家姪女那時候就一直在哀嚎說寒假變短了XD
說到春節安排,很多人會趁這個長假出國玩,記得那年機場擠爆,尤其是桃園機場根本像菜市場一樣熱鬧。如果要訂機票的話,通常除夕前兩天和初五後都是熱門時段,價格會比較貴,建議早點規劃才不會被當盤子啊!
2017年農曆閏月怎麼算?專家教你輕鬆看懂
最近有朋友在問2017年農曆閏月的事情,其實農曆閏月的算法沒有想像中那麼複雜啦!農曆為了配合太陽曆和月亮運行的週期,每2-3年就會加一個閏月來調整時間差。2017年剛好是農曆的閏六月,也就是說那年有兩個六月喔!這個設計是為了讓農曆節氣和季節變化能夠對得上,不然過幾年可能端午節都變成冬天了XD
要判斷哪一年有閏月,可以參考這個簡單的對照表:
年份 | 閏月月份 | 天數 |
---|---|---|
2014 | 閏九月 | 29天 |
2017 | 閏六月 | 29天 |
2020 | 閏四月 | 29天 |
2023 | 閏二月 | 29天 |
農曆閏月的規則主要是看「朔望月」和「回歸年」的差異。一個朔望月大約29.53天,12個月就是354天左右,但地球繞太陽一圈要365天,這樣每年就會差11天。所以累積2-3年後,就要加一個閏月來補足這個差距。2017年就是因為前幾年的累積誤差,需要在六月之後再加一個閏六月。
其實台灣的農民曆上都會標註得很清楚,大家翻開來看就知道了。像2017年的閏六月是從國曆7月23日到8月21日,這段時間出生的人要特別注意,因為他們的農曆生日可能會落在閏六月或正常六月。傳統上閏月出生的人過生日有兩種選擇,要嘛過第一個月份,要嘛兩個都過,等於一年可以慶祝兩次生日,超划算的啦!
最近有朋友在問:「為何2017年農曆會有兩個六月?閏月小知識」其實這跟農曆的計算方式有關啦!農曆是根據月亮圓缺變化來訂的,一個月大約29.5天,一年12個月加起來只有354天左右,比陽曆的365天少了11天。為了讓農曆季節跟陽曆對得上,每隔2-3年就要多加一個月,這就是「閏月」的由來。
2017年剛好遇到「閏六月」,所以那年就有兩個農曆六月囉!這種情況其實不常見,大概19年才會出現7次閏月。而且閏月不是隨便加的,要根據「二十四節氣」來決定。農曆規定每個月要有兩個節氣,如果某個月只有一個節氣,就會變成前一個月的閏月。
下面整理幾個常見的閏月小知識給大家參考:
項目 | 說明 |
---|---|
閏月頻率 | 大約每2-3年一次,19年內會有7次 |
閏月規則 | 看節氣分佈,沒有中氣的月份成為閏月 |
常見閏月 | 閏四月、閏五月、閏六月較常見 |
特殊情況 | 閏正月、閏十二月非常罕見 |
農曆的閏月安排其實很有學問,古人為了讓曆法符合自然規律,設計出這麼精巧的系統。像2017年閏六月之後,下個閏六月要等到2025年才會再出現。有時候老人家會說「閏月年做事要特別小心」,雖然是民間說法,但也顯示大家對這個特殊月份的重視。
說到節氣,它跟閏月的關係可密切了。農曆把一年分成24個節氣,每個節氣相隔約15天。如果某個農曆月裡只有一個節氣(通常是該月的「中氣」不見了),這個月就會被定為閏月。比如2017年第二個六月就是因為沒有「大暑」這個中氣,所以才變成閏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