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朋友裝潢新家都在問「開放式客廳」怎麼設計才不會像大通鋪,其實只要掌握幾個小技巧,就能讓空間既寬敞又有層次感。我自己幫親戚規劃過幾間小宅,發現台灣人最愛把客廳、餐廳、廚房打通,但常常做完才發現動線卡卡,或是家具擺下去整個變倉庫,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實用撇步!
首先要注意的是空間比例分配,很多人以為全部打掉就是開放式,其實要用家具和地板材質來區分功能區。像我家就是用木地板搭配六角磚來區隔客廳和餐廳,不用牆面也能自然劃分空間。這邊整理幾個常見的開放式組合給大家參考:
空間組合 | 適合坪數 | 優點 | 注意事項 |
---|---|---|---|
客廳+廚房 | 15坪以下 | 放大視覺感 | 油煙問題要解決 |
客廳+書房 | 12-20坪 | 工作休閒兩不誤 | 收納要規劃好 |
客廳+餐廳+陽台 | 20坪以上 | 聚會功能完整 | 動線要流暢 |
再來就是家具的選擇,開放式空間最怕買到太大件的沙發或櫃子。我表弟家就是犯了這個錯誤,3米長的L型沙發一放下去,整個客廳就只剩走道空間。建議可以選用模組化家具,像是有輪子的邊几、可折疊的餐桌,朋友來的時候拉開,平常收起來空間就很寬敞。最近很流行的懸浮式電視櫃也是好選擇,下面留空30公分左右,視覺上會有漂浮感,空間看起來更大。
燈光配置也是關鍵,很多人只裝一盞主燈,晚上開燈整個空間平到不行。我幫朋友設計時都會建議做「重點照明」,像是沙發區用軌道燈、餐桌上方吊燈、電視牆用間接光源,這樣不用隔間也能自然區分出不同區域。最近去參觀一個設計師案子更厲害,他用不同高度的燈具來創造空間層次,3000K的暖光打在木作牆面上,整個家的溫度都出來了。
最後提醒大家,做開放式客廳一定要先想清楚生活習慣。像我家因為常煮飯,就在廚房和客廳之間做了個半高吧檯,既能擋油煙又多了收納空間。有養貓的朋友可以在沙發背牆做貓跳台,把寵物動線也考慮進去。記得上次去台中看一個案子,設計師在開放式客廳裡藏了升降投影幕,平常收在天花板完全看不到,要看電影時降下來就變成家庭劇院,這種多功能設計真的很適合台灣的小宅啊!
誰適合做開放式客廳?小家庭與單身貴族的最愛!這種打破隔間的設計近年來在台灣超夯,尤其適合坪數不大的住宅。開放式客廳讓空間感瞬間放大,採光也會變得更通透,難怪成為現代人裝潢的首選。不過這種設計不是人人都適合,今天就來聊聊哪些族群最能夠享受開放式客廳的優點。
首先是小家庭,特別是夫妻帶一個小孩的三口之家。開放式設計讓爸媽在廚房忙的時候,可以隨時注意客廳玩耍的孩子。而且少了實體牆面的阻隔,家人間的互動自然會變多。再來是單身貴族,一個人住最怕空間看起來冷冷清清,開放式客廳能創造出寬敞舒適的氛圍,下班回家整個心情都開闊起來。
適合族群 | 優點 | 注意事項 |
---|---|---|
小家庭 | 增進家人互動、方便照顧小孩 | 收納要做好,避免雜亂 |
單身貴族 | 空間感放大、採光更好 | 要注意隱私性,可用軟裝區隔 |
年輕夫妻 | 時尚感強、適合招待朋友 | 油煙問題要考慮 |
說到開放式客廳的規劃,其實有很多小技巧可以讓空間更實用。比如說用吧檯取代傳統餐桌,既能當用餐區又能當工作桌;或是用不同材質的地板來區分功能區,既開放又有層次感。家具的選擇也很重要,建議挑選輕巧可移動的款式,方便隨時調整空間配置。燈光設計更是關鍵,多用幾盞立燈或軌道燈,可以營造出不同的生活情境。
很多人擔心開放式客廳會讓收納變困難,其實只要善用系統櫃和隱藏式收納就能解決。像是電視牆可以做成整面的收納櫃,或是利用沙發後方的空間做書架。現在台灣很多設計師都會在開放式客廳融入收納巧思,既美觀又實用。不過要記得留白很重要,千萬不要為了收納把整個空間塞滿滿,那樣就失去開放式設計的意義了。
什麼時候該考慮開放式客廳?當你家坪數小於30坪時
最近好多朋友在裝潢新家時都在問:「小宅到底要不要做開放式客廳啊?」其實啊,當你家坪數小於30坪時,真的可以認真考慮把客廳、餐廳甚至廚房打通!這樣做不只是為了看起來寬敞,實際住起來動線也會順很多。我自己的25坪小宅就是這樣設計,朋友來都說感覺比實際坪數大了一倍呢!
開放式設計的實際好處
先說說最明顯的優點吧!把隔間牆打掉後,光線可以自由穿透整個空間,就算只有單面採光也不會覺得陰暗。而且空氣對流變好了,夏天開冷氣時涼得特別快(省電費的小確幸啊~)。最重要的是,少了那些佔空間的牆壁,你可以更靈活安排家具位置,像是把餐桌兼當工作桌,或是用沙發區隔出客廳和餐廳,超級實用的啦!
傳統隔間 vs 開放式設計 | 傳統隔間 | 開放式設計 |
---|---|---|
空間感 | 較壓迫 | 寬敞通透 |
採光效果 | 容易有暗角 | 光線均勻 |
家具配置彈性 | 受限 | 自由度高 |
適合坪數 | 35坪以上 | 30坪以下 |
要注意的眉眉角角
當然啦,開放式設計也不是完全沒缺點。像是煮飯時油煙容易飄到客廳,建議一定要選吸力強的抽油煙機,或是加裝玻璃拉門做彈性區隔。還有收納要做好,因為少了牆面可以放櫃子,要多利用系統櫃或隱藏式收納。我自己是在沙發後面做了一整面收納牆,既美觀又能裝超多雜物,完全是小宅救星!
另外提醒大家,如果要打牆一定要先確認是不是結構牆,這部分務必請專業設計師評估。我鄰居之前自己亂打牆,結果被管委會警告還得花錢補回去,真的虧大了。現在很多新建案其實都已經預留開放式格局,直接買這種的反而省事又安全喔!
最近幾年走進台灣的新成屋或裝修案例,不難發現開放式客廳設計越來越受歡迎。為什麼台灣人越來越愛開放式客廳?5大優點一次看,其實跟現代人的生活習慣和居住型態改變有很大關係。這種打破傳統隔間的設計,不僅讓小宅看起來更寬敞,也符合年輕人喜歡互動交流的生活方式,難怪成為室內設計的熱門選擇。
首先最直接的好處就是空間感升級,特別是台北市這種寸土寸金的地方,打掉客廳與廚房的牆面後,視覺上立刻多出5-10坪的感覺。光線也能自由流動,不會被隔間擋住,白天不開燈也很明亮。很多屋主分享說,改成開放式後,朋友來家裡都說「你家比實際坪數大好多」,這種錯覺對小宅族來說根本是魔術啊!
優點 | 具體好處 | 適用族群 |
---|---|---|
空間放大 | 視覺延伸,消除壓迫感 | 小坪數住家 |
採光改善 | 自然光穿透無阻礙 | 低樓層或採光不足的房屋 |
互動性強 | 做菜時能跟家人聊天 | 喜歡社交的年輕家庭 |
通風對流 | 空氣流通更順暢 | 潮濕悶熱的台灣氣候 |
裝修彈性 | 家具擺設變化多 | 常變換居家風格的人 |
再來是生活模式的改變,現在人回家很少正經八百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更多是邊滑手機邊聊天,或是朋友來家裡聚餐。開放式設計讓客廳、餐廳、廚房變成一個大空間,女主人煮飯時不會被關在小廚房裡,可以一邊備菜一邊參與客廳的話題,朋友來也能一起幫忙準備食物,整個氣氛就很熱鬧。這種「共廚」的概念在年輕人之間特別受歡迎,畢竟誰喜歡一個人悶著頭煮飯啊?
說到通風問題,台灣夏天這麼悶熱,傳統隔間常常讓空氣停滯不動。改成開放式後,前後窗戶對流順暢,搭配電風扇就能讓整個空間涼快起來。尤其現在很多大樓都是單面採光,沒有開放設計的話,有些角落真的會悶到讓人受不了。不過要提醒的是,如果很常開伙的家庭,油煙問題還是要考慮好抽油煙機的配置,不然整間房子都會是油煙味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