鸞鳳玉種類大公開!多肉控必收藏的品種指南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鸞鳳玉種類到底有哪些?這種圓滾滾的多肉植物真的超可愛,而且品種比想像中還要豐富呢!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種台灣比較常見的鸞鳳玉,讓你在挑選時更有概念。
首先要知道,鸞鳳玉是仙人掌科的多肉植物,原產於墨西哥,最特別的就是它那圓球狀的造型,表面還有規則的稜線,看起來就像一顆小星球一樣。不同品種的鸞鳳玉在顏色、紋路和刺的分布上都有差異,有些甚至會開出漂亮的小花喔!
品種名稱 | 特徵描述 | 養護難度 |
---|---|---|
鸞鳳玉原種 | 深綠色球體,稜線明顯,刺座稀疏 | ★★☆☆☆ |
白鸞鳳玉 | 表面覆蓋白色絨毛,看起來霧霧的 | ★★★☆☆ |
紅鸞鳳玉 | 帶有紅色斑紋,日照充足時更明顯 | ★★☆☆☆ |
龜甲鸞鳳玉 | 稜線特別發達,像龜殼紋路 | ★★★★☆ |
綴化鸞鳳玉 | 生長點變異,形成扇狀或雞冠狀 | ★★★★★ |
說到鸞鳳玉的照顧,其實沒有想像中困難。它們喜歡陽光充足的環境,但夏天正午還是要稍微遮陰,避免曬傷。澆水方面要特別注意,等土壤完全乾透再澆,寧可乾一點也不要太濕,不然很容易爛根。冬天溫度低於10度時要減少澆水頻率,讓它們好好休眠。
在台灣的花市或網路賣場,最常見的就是原種鸞鳳玉和白鸞鳳玉,價格也比較親民。如果你想要特別一點的品種,像是龜甲鸞鳳玉或是綴化變異種,可能就要多花點時間尋找,價格也會高一些。建議新手可以先從原種開始養起,等熟悉習性後再挑戰其他品種。
另外要提醒大家,鸞鳳玉的生長速度很慢,一年可能只長大一點點,這是正常的不用太擔心。它們也不太需要換盆,通常2-3年換一次就夠了。繁殖方式主要是靠側芽分株或是播種,不過播種需要比較專業的技術和耐心,一般玩家還是以分株為主。
今天要跟大家聊聊「鸞鳳玉是什麼?台灣常見的多肉植物介紹」。這種圓滾滾的可愛多肉在台灣花市超常見,很多人都被它萌萌的外表吸引,但其實它比想像中還要好養喔!
鸞鳳玉屬於仙人掌科,原產地在墨西哥,因為長得像古代傳說中的神鳥「鸞鳳」而得名。它的特色就是那顆飽滿的球體,表面有規則的稜線,還會開出黃色或粉紅色的小花,超級療癒!在台灣,它特別受歡迎的原因除了長相討喜,更重要的是非常適應本地氣候,就算你是植物殺手也能輕鬆上手。
這邊整理幾個鸞鳳玉的養護小技巧給大家參考:
養護要點 | 詳細說明 |
---|---|
日照需求 | 每天至少4-6小時散射光,夏天要避開正午強光 |
澆水頻率 | 春夏每2週1次,秋冬每月1次,寧乾勿濕 |
土壤選擇 | 排水良好的多肉專用土,可混入珍珠岩 |
繁殖方式 | 側芽分株或種子播種,新手建議從分株開始 |
在台灣的花市裡,鸞鳳玉的價格很親民,小盆的大約50-100元就能入手。有些店家還會賣特殊品種,像是「龜甲鸞鳳玉」或「綴化鸞鳳玉」,這些因為形狀特殊,價格會稍微高一點。要注意的是,雖然它耐旱,但台灣夏天濕度高,要特別注意通風,不然容易爛根。冬天寒流來時,如果溫度低於10度,最好移到室內比較保險。
很多人會把鸞鳳玉和其他球形多肉搞混,其實分辨方法很簡單:鸞鳳玉的稜線比較明顯,而且通常會呈現對稱的星形排列。它的生長速度不算快,一年大概只會長大1-2公分,所以不用經常換盆。如果想要讓它長得更漂亮,可以在生長季(春、秋)施點稀釋的多肉專用肥,但切記濃度不能太高喔!
鸞鳳玉適合什麼人種植?新手也能輕鬆上手的多肉小可愛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鸞鳳玉適合什麼人種植?新手也能輕鬆上手嗎?」這顆圓滾滾的可愛多肉真的超適合台灣的氣候啦!鸞鳳玉是仙人掌科的多肉植物,外型像顆小南瓜超療癒,而且超級好照顧,完全就是懶人植物首選。不管是上班族、學生還是退休族,只要家裡有個小窗台就能種,不用特別花時間照顧也能長得很好。
鸞鳳玉最棒的地方就是它對環境的適應力超強,台灣潮濕悶熱的夏天或是偶爾的寒流它都能挺得住。記得我剛開始種的時候,常常忘記澆水,但它還是活得好好的,反而太常澆水才會讓它爛根。這種植物真的很適合常常忘記照顧植物的人,或是剛入門的新手來練手。
適合種植族群 | 原因 |
---|---|
忙碌上班族 | 不需要頻繁照顧 |
種植新手 | 耐旱性強不易養死 |
小空間住戶 | 體積小不佔位置 |
療癒系愛好者 | 圓潤外型超可愛 |
養鸞鳳玉真的沒什麼難度,重點就是「少澆水、多曬太陽」。我通常兩週才澆一次水,夏天最熱的時候頂多一週一次。放在窗邊有散射光的地方就夠了,不用特別搬出去曬太陽。如果發現它開始變瘦變長,就是光線不夠要換位置了。土壤的話用一般的多肉土混合些珍珠石就很OK,完全不用特別買貴桑桑的介質。
很多人會擔心開花問題,其實鸞鳳玉養個2-3年就會開花,黃色的小花從頂端冒出來超級可愛。不過就算不開花,它圓滾滾的模樣本身就很療癒了。我辦公室桌上就擺了一顆,同事們都說看了心情會變好。而且它長得很慢,不用擔心一下子長太大要換盆,超級適合放在書桌或辦公室的角落當裝飾。
鸞鳳玉何時開花?花期與照顧重點解析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鸞鳳玉到底什麼時候會開花?」這顆圓滾滾的可愛多肉,開起花來可是超級夢幻的!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它的花期特性和照顧小技巧,讓你家的鸞鳳玉也能順利綻放~
鸞鳳玉的花期主要集中在春末到夏初,大概從4月到6月左右。不過台灣氣候溫暖,有些植株可能會提早到3月就開花,或是延後到7月都還有機會看到花苞。開花時會從頂部長出細長的花梗,花朵通常是白色或淡粉色,帶點淡淡的香味,超級適合放在窗台邊欣賞!
想要讓鸞鳳玉順利開花,這些照顧重點一定要記起來:
照顧要點 | 詳細說明 |
---|---|
光照需求 | 每天至少4-6小時散射光,夏天正午要遮陰 |
澆水頻率 | 土壤全乾再澆透,冬天可減少到2-3週一次 |
施肥時機 | 生長期(3-9月)每月施一次稀釋的開花肥 |
溫度控制 | 最適生長溫度15-28°C,冬天不要低於10°C |
換盆時機 | 每2-3年換一次盆,選擇透氣性好的介質 |
特別要注意的是,鸞鳳玉如果長期光照不足,很容易就只長身體不開花。我自己的經驗是,放在東向陽台的效果最好,早上有充足陽光又不會太曬。另外開花期間可以稍微增加澆水頻率,但還是要等土乾了再澆,不然爛根就前功盡棄啦!
說到開花,還有一個小秘訣就是溫差刺激。春秋季節早晚溫差大的時候,最容易誘導花芽形成。所以如果一直不開花,可以試試晚上把它移到比較涼爽的地方,製造10°C左右的溫差,很多時候這樣一刺激,沒多久就看到花苞冒出來囉!